分干吃净黄河水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有人说,如果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和世界第五长河,黄河干流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公里,养育着9780多万人。
在今年的旱灾中,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恰恰是重灾区。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黄河流域耕地面积为1.8亿亩,但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均值的18%,考虑到跨流域对外供水,实际拥水量更小。
黄河可利用水量仅有380多亿立方米,而黄河年分配的水量就达370亿立方米,若再考虑沿河损失的水量,基本上是分干吃净,生态用水更是无法列入考虑范围。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用水的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平均每年引用黄河河川径流362亿立方米,耗水284亿立方米,占总耗用河川水量的92%。工业及城乡生活每年引用黄河河川径流33亿立方米,耗水23亿立方米,占总耗用河川水量的8%。
但这一情况在几十年前开始发生改变,随着沿岸城市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大量高耗水工业企业的兴起,用水结构逐渐向城市与工业倾斜。
据记载,在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间,黄河下游利津站有19年发生断流,其中1991年至1996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491天,特别是1996年累计断流达136天,1995年断流最远点达到河南境内的夹河滩水文站以上,距河口683公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