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周生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2009年06月05日16: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绿色

    【搜狐绿色消息】2009年6月5日下午15:00,搜狐绿色频道现场直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以下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发言实录:

  同志们,在我发言之前,我先给大家发布一条重要新闻。今天是六•五世界环境日,今天的环境日活动安排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为纪念世界环境日,温家宝总理决定,在今天上午召开了“全国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了金融危机条件下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并就相关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

具体内容请大家注意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下面我开始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恰逢世界环境日,很高兴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会聚一堂,共同就“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深入的探讨,非常必要,很有意义。

  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对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和推动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其中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鲜明的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国、全社会牢固的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去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作为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署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一。

  大家都知道,十七大的政治报告没有提,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是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布署写入了报告,后来又增加了生态文明五大建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个人理解,现在中国在推动城市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靠过去的提法,已经不能有效的解决,必须用生态文明的方式来解决。

  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有深刻的含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的觉醒和领会。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署的组成部分,它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一,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决策。生态文明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也不简单是一个污染防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消费方式问题,说到底还有文化的问题。

  因此,世界上有两个不争的事实:第一认为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的复杂体,这个没有争议。第二,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在国际上也没有政论,道理就在这里。

  建设生态文明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上新飞跃,也是认识把握和利用环保工作规律的新飞跃。人类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是这样一个规律。所以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因此,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和谐要无限生机。他强调人的直觉与自律人的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错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生态文明既是现实的目标,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动环保工作的历史性和转变点,目标指向。

  这里我简单给同志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是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环保工作从70年代开始,5年召开一次环保工作会议,到了2005年、2006年召开了第6次环保大会,这一次会议中央改了一个字,把“环保工作会议”改成了“环保大会”。在会议前胡锦涛总书记主持政治局常委,专门听取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汇报,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新时期环保工作的事务。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讨论的情况,召开了第6次环保大会,在这个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搞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是加快“三个转变”,这“三个转变”就是后来成为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

  第一,是由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并重。

  第二,由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

  第三,由依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转变为既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政治、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来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

  这就是有名的三个转变,这是长远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三的转变”的提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经济和环保关系的争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这是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战略手段来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探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三个转变”最大限度的解决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就是说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管认为,事业的发展只有在前后对比才能够看得明白,事物的主流只有通过不同方面的审视才能够看得清楚。环保也不例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的探索中国特色环保的3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总结30年来的探索实践,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环保新道路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从探索的历程看,新道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探索新道路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继承的基础,创新式的动力,每一个阶段的探索都是实践的检验和积累,每一次创新,都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全民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对手保护环境造福环境”的32字方针。1989年第三次环保会议提出八项环保管理制度,再到2006年第6次环保大会提出了三个历史性转变,都是在探索中继承和创新的结果。从探索的重点看,新道路具有多重性和阶段性,环境问题也是如此,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尤其不同的表现,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阶段,环保新道路既要有新兴工业化服务,又要用新兴文明来跨越和修整。我们在探索新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探索新道路的实践放在“三步走”,两个“一百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抓住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的问题,及时的调整探索重点。从探索的内涵看,新道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的复杂体,它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基础等多种因素。随着时间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会进一步扩大,外延也会进一步扩展,包容性也会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这就绝对新道路的探索,必然是一个海纳百川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建设、共同促进。从探索的任务看,新道路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人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发展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中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性、结构性、复合型的特点,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探索环境道路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为任何困难所压,我们要在探索中实践。

  从探索的途径看,新道路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环保新道路根本目的在于指导环境的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对复杂问题的局面,善于抓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使全国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环保工作者要按照实践过程当中形成的共识,把科学发展观当做政治信仰来追求,坚持不懈的探索下去。

  第一, 要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首先要求我们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其核心就是要加强实现,加快实现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 我作为一位环保工作者,我对经济和环保的工作和关系,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发展就是燃烧,燃掉的资源留下的污染,产生的GDP。而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燃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铭牌化。前者叫做资源节约,后者叫做环境友好,加起来叫做又好又快,GDP能搞多少就搞多少,以快则快,以慢则慢。它的理论来源于整个思想:这三个是解决了经济和环保相对的关系。是不是发展改革委就是讲发展?实际上我们作为综合部门,方向都是一致的。只有又好又快发展的时候,才认为环保是主力。

  环保不是坚持发展的越慢越好,环保不是这样的观念,这样我们就好做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不搞环境保护带来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

  大家都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算是跨越式发展了,跨越式发展有三个必要的条件:第一要有优势产业的崛起;第二要有高新技术的应用;第三要有影响全局共的启动。当时美国就是利用钢铁和电力。再说日本,日本污染的一塌糊涂,洛杉矶的烟雾事件等等,世界八大公害先后发生了,使人们觉醒了,觉得这样搞不行,所以他们就实行了历史性转变,把环境保护完全融入了经济发展之中,美国用了30年,德国、日本用了20年。

  所以,我们当前中国环保的核心也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经济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综合应用法律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历史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当中具体体现。我又想起范必同志也跟我一起参加了“三个转变”的起草工作。

  因此,历史性转变也是环境保护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指南,是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布署,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条件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的关键步伐,着力贡献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的环保体制。

  第二,正确处理全局与全部的关系,制定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既不可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减缓发展甚至是停止发展。但是发展必须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同步推进。保护环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必须与基本国情相适应,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宏观战略思想。这个观点是我第一次讲,这是我们领导小组研究的初步成果,我今天先给大家透露一下,还没有给国务院汇报。

  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科技兴国的战略,与区域发展、产业振兴等重大产业结构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宏观战略体系。实践证明,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环境出了毛病,就要在经济政策上找原因。

  第三,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建设生态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生态控制,而是修整工业文明的弊端,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构筑有效防范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我们必须从全过程来制定经济政策。讲环境保护的立业,贯穿于生产流通供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比如讲“三同时”,“三同时”也没有完全涵盖生产的全过程。而新时期的环保工作,不光要重视生产与,还要重视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就是再生产的全过程,来解决环境问题。

  将环境保护的要求体现在农业、工业、建筑和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和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不管的创新生产理念,大力发展宏观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传统产业化的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第四,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建立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的环保新道路,要求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自然规律,科学的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和谐,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

  也许有的同志要问我,说现在我们有的是先进的环境理念,我们采取拿来用就是了,还有什么技术可以探索?因为发展国情不一样。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要研究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和经验以及技术。

  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效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从我国环境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与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我们必须全面的分析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势,时实的调整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保护先进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就是要用环境的优化经济增长。环境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一。

  第五,构建完备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政府是主导,群众参与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的体系,中国的环保问题,绝不是环境保护部一家的事,没有全社会的参与,环保是搞不好的。

  在现阶段,作为环境保护部,他的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有一些工作直接去推动,大量的工作都是去组织,去创造条件,让有职能的部门,让全社会积极的去做,这样才有希望。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管理体制,不管便利有多大,如果有我刚才说的这个,仍然一事无成,有多大也包揽不下。

  所以说到分工,大家认为分来的,我们做好就不错了,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发改委管,一氧化碳环保部管,我们也是在中间。我们还要注意加强环保部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调地方环保部门的能力,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度,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和统一战线,环保才有希望。

  总之,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转变,建立健全以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保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政策法规体系和完备的环境保护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扩散和蔓延,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进行的洗礼,哪的国家能够在危机当中抓住矛盾解决,就能够在危机后从更高的起点上,更加稳健的发展,防止陷入危机。

  我看这里有两个规律,我们还是叫做环境。纵观环境保护的历史,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哪个国家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后,就会出现两个事情,第一政府在原来的事情上更加重视;第二科学技术就会有突破性发展。所以科学技术,科学是讲发现,技术是讲发明。

  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经济危机形势下,环境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和放松。这里面我讲的一个观点,我们有一点有一些同志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理解,总觉得好像政策变动频繁了,不是我认为。我们国家高速发展了30年,30年的平均速度是GDP9.8,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整的政策是想在稳健一些,发展速度相对再低一些,因此我们“十一五”设定GDP增长的速度是7.5%。就这样一个宏观调整正在推行的时候,突然发生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本生要求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拉动增长,才有可能有效的控制经济危机,这样叠加起来困难就很大,要有一个过程。即便是消失了,但是惯性还在。不是说见识快慢的问题,我认为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经济和发改委采取的宏观调整政策我认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形势下,往往容易忽视和放松环境保护。最近我们核查了全国的节能减排,解剖了4个省,20个城市,我上面说的规律是存在的。我今天上午也跟国务院做了汇报。我这里要说的是,前不久网上说环保部一次批了90多个两个“危机制”的项目,说明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改变了原来环境保护的政策。《纽约时报》也参与了炒作,我认为这不符合事实,实际情况是2008年,我们卡住了156高核能项目,总投资是4300多亿,这才是事实。所以这种炒作不符合事实,不是无知,便是偏见。

  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加强环境保护。我最近想了想,我看金融危机跟资本论联系起来看,我看还是马克思分析的有道理。我看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关键是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违背了第一部“V+M>C”。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新闻,4100亿的一揽子计划当中,3800亿用于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书记讲,在金融危机当中,最近给环保做了好几个批示,千万、千万不要搞能力过剩的项目,千万、千万不要搞两高一资的项目,千万、千万不要搞简单的建设。总理讲,要把克服金融危机,作为发展环保事业的机遇来抓。李克强同志怎么讲的呢?保护环境是最大的民生,要在金融危机当中培养新的产业,他就点出了环保产业这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觉得党中央国务院是很明确,关键是我们要落实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变化,形势比较好,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已经初步成效,但是我们的基础还不稳,内部环保任务依然比较的重要,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研究解决环境问题,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时间关系,给我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下面我光点题目:第一,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二,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节能减排,三个约束性指标,为什么要定这几个指标,而不定其他的指标?为什么要把COD、二氧化硫作为指标?因为它和环境质量息息相关,这两个指标下去了,空气当中二氧化硫的浓度,COD的浓度降低,好天气就会增多。第二,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把江河湖海的管理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对待。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淮海的时候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激励了几代人。如今锦涛同志向全国发出号召,要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再显生机。我想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会使我们的江河湖海恢复生机。四,统筹区域和成像环境保护。五,追求利用倒逼机制,深化工业污染。现在进入了调整结构的最好时机,环保工作整天跟化学打交道。我讲一个化学问题,金刚石和石墨都是以炭元素组成的,因为原子的排列顺序不一样,结构不一样,金刚石有色透明成为世界上最硬的物质,而石墨不透明,最软的物质。我们结构调整提出多少年,但是要把原子结构拉开谈何容易,那至少要三个条件。高温高压切割等等方面的因素。说明调整结构就是政策正确也要有一定的工作力度。如果克隆了,复制了,将来我们比美国还落后。现在有人说他是内伤,他是外伤,他得利了,他吃亏了,一切用实践来检验。第六,进一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第七,通过市场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第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第九,有效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同志们,环境保护事业崇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不断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让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苏苏)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