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6月8日,美国国务院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6月7-10日的北京之行将难以达成协议。
“这是一次让双方寻找共同利益和合作路径的特殊机会,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探求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合作机会”。
上述人士补充说,随同斯特恩访华的还有美国总统科学顾问霍尔德伦(John Holdren)和能源部政策和国际事务助理秘书桑德罗(David Sandalow)。
“这可能是双方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在奥巴马访华之前的最后一次面对面对话,但两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对话仍将持续。”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军人物,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合伙人钱德勒(William Chandler)对本报记者表示。
6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态称,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中美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美方软化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已经持续两年,双方的争议集中在中国是否与美国承担同等减排责任。
美方近日在这一问题上立场更显灵活。美国气候变化副特使乔纳森·潘兴(Jonathan Pershing)最近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20年之前不会要求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钱德勒分析称:“要求中国在近期内作出减排承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求中国控制排放增长的速度却是可行的。”
他认为,中国的减排目标可以包括减缓排放和减少排放两个部分。美国政府可以建议中国政府“从现在到2020年将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下降50%,然后到2050年,把排放总量减少到2020年的2/3。”
新华社消息则称,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5日在布鲁金斯学会就中国之行发表讲话时表示,代表团亲眼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环保和应对气候方面采取的行动。
佩洛西还表示:“我们自己的减排立法已经不能再拖了。”她已公开承诺众议院将在今年之内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议案》。
钱德勒认为,中美双方有望在今秋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为胡锦涛与奥巴马的北京会晤献礼。
合作空间
“中美双方虽然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是可以看出美方官员频繁造访中国,是希望对中国态度进行摸底。”全球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对本报记者表示。
GEI是一家于2004年3月在北京注册的NGO组织,多次为中美气候谈判建言,被上述美国国务院知情人士称为“中美气候谈判的媒人”。金嘉满今年多次参与了希拉里等美国政要访华之行中的气候谈判对话环节。她也将参与斯特恩领衔的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
金嘉满分析称,美国经济形势堪忧,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经济,而节能减排要以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为代价。中国则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2009年到2020年间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依然会增加,减排对中国经济增长也将是一种抑制。
不过,金嘉满还是认为,中美能够坐到一起协商,就会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希望。
她认为双方合作的突破口在于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拓宽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至于中美双方是否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最终达成合作,金嘉满说:“总会有所突破,但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金嘉满认为,中美两国真正要做的到是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并推广新技术。她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并努力通过撮合中国各省和美国各州的合作,自下而上地来推动实际减排的执行。“气候谈判要谈,而我们要做好每一项细致工作。”
环保曝光台| 海南非法种植转基因木瓜(图) 农村白色污染(图)
生态保护| 环保行动:给大佛头美容(组图)小小环境督察员(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