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参与气候变化报道推介 赢取哥本哈根之旅

2009年06月10日15:1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绿色

  用今天的行动,改变地球的明天

  -- 2009中英气候变化报道作品推介活动

  气候变化报道媒体推介活动是英国驻华使领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气候酷派(Climate Cool)大型系列活动之一,是面对广大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和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的研究生的专业竞赛,旨在提高媒体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并提升其在此方面的报道水平。

  2009年12月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国大会,有望通过达成《后京都议定书》而决定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值此机会,继2007年和2008年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之后,我们再次推出主题为“用今天的行动, 改变地球的明天”的报道推介活动。此次活动的优胜者将由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资助参加、报道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有机会访问气候与环境科研机构、科研项目以及著名科技媒体等。

  气候变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以减缓和改善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而媒体在传递理念、传播知识和鼓励行动的过程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加我们的活动,用你的行动去启发和鼓励更多的人:气候变化,我们应共同应对!

  如何参加活动,请详见申请指南。

  申请指南

  一、谁能参加?

  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就发生在你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是科学理论、技术参数,更是社会生活、文化时尚。我们欢迎所有领域的现任和未来的媒体工作者参与,包括:

  1. 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的记者、策划编辑、摄影等

  2. 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的研究生

  二、参赛作品内容及类别

  围绕气候变化您的选题可以多种多样,例如:

  • 气候变化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

  •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

  • 能源和气候

  • 节能环保的城市规划方案

  • 未来新能源

  • 气候变化与经济

  • 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

  • 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识/活动

  • 解决气候变化的各种创意性方案

  作品类别分为:

  • 文字报道类(纸媒)

  • 图片报道类(纸媒)

  • 文字编辑类(纸媒)

  • 传播媒体类 (包括广播、电视、网站等)

  • 学生类(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

  三、何时参加?

  1. 自活动开始之日起,交稿截止日期为2009年8月31日。逾期提交将不被接受。申请材料将不被退回。评审团的推选名单为最终结果,不接受任何质询。

  2. 获奖作品将于10月30日公布,哥本哈根之旅将于2009年12月进行。

  四、奖项是什么?

  本次活动设以下两个奖项:

  奖项1 - 最佳作品奖4名,获奖者将由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资助参加、报道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奖项2 - 优秀作品奖6名:获奖者将由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资助参加媒体绿色之旅并进行相应报道

  五、如何参加?

  1.每位参赛者可就每一类别提交一份作品。以不同作品参与不同类别时须分别填写表格。

  2.团体申请应内部自行确定受奖人。

  3.请提供一份完整填写的申请表(后附报名表)。

  4.文字编辑类作品请提交:

   • 电子版策划方案书

   •一份作品文字稿件清样(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A4纸打印)

   • 如已经发表,请尽可能提供样报原件或复印件,或网络连接

  5. 文字报道类作品请提交:

   • 电子版原文

   •一份文字稿件清样(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A4纸打印)

   • 如已经发表,请尽可能提供样报原件或复印件,或网络连接

  6. 传播媒体类作品请提交:

   •一份文字稿件清样(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A4纸打印)

   •一份DVD光盘或录音带

   • 如已经播出,请尽可能提供网络连接

  7. 图片报道类作品请提交:

  •6张7寸照片及其电子版,解析度不小于300dpi,如果提交电子版照片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只提交•6张7寸照片

   •一份关于照片的文字说明,300-500字(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A4纸打印)

   • 如已经发表,请尽可能提供网络连接

  8. 学生类作品题材不限,可以是上述任意一种,请按相关类别的要求提交作品。

  六、重要提示:此次活动的评审团由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有权在非商业性的活动(如在网上或印刷品)中使用参赛作品。参赛者必须保证其所提交的作品为本人原创,不存在任何抄袭行为。 如有此种不道德的行为,其获奖资格将被取消,并自行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

     点击领取 >>> 中英气候变化报道作品推介活动申请表

 

  2007、2008年活动回顾

  在2007和2008年的活动中,15位媒体工作者/学生获得了我们的大奖。他们是:

  2007-2008年

  电视广播网络类“最佳作品”2名

  余文,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渐行渐远的冰川

  史少晨,搜狐网科学频道:全球变暖的账迟早要还

  报纸刊物类“最佳作品”3名

  刘恕,科技日报记者:今天,你减排二氧化碳了吗

  秦晴,新华通讯社云南分社记者:全球变暖——青藏高原还会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吗?

  周凯,中国青年报驻上海记者:时尚青年冲动消费带来多少能源消耗

  科技传播类“最佳作品”1名

  闫莹莹,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全球变暖与我们

  学生类“最佳作品”1名:

  康雯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当气候成为政治

  2008-2009年

  报纸刊物类“最佳作品”3名:

  朱焱,中央电视台,《气候变迁中的发展鸿沟》(发表于《南风窗》杂志);

  王莉萍,科学时报,《变暖的西藏带来洪患隐忧》;

  邱登科,民营经济报,《珠三角吹响低碳经济号角》

  策划编辑类“最佳作品”2名:

  刘世昕,中国青年报,《高油价下的减排生活》;

  夏建宏,自然与科技杂志,《气候酷派,设计未来》

  电视广播网络类“最佳作品”1名:

  遇蕾/赵怀艳,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艾比湖的变迁》

  学生类“最佳作品”1名

  高文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筑节能出路》

  摄影类“最佳作品”1名:

  秦晴,新华通讯社云南分社,《西双版纳:哭泣的热带雨林》

  这15位优胜者获得了去英国实地参观学习的机会。在访问期间,他们有机会采访了英国气候变化与能源大臣,英国政府的相关部长、官员以及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走访了一些环境友好型企业和组织。获奖者们还访问了卫报,参观了泰晤士河大坝,李谷公园的Waltham Abbey 中心、BBC 太阳能录音工作室及英国零碳排放社区、国际环境与发展协会、碳基金等机构。他们也访问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伦敦帝国理工大学,了解气候变化最尖端的科研。从他们的感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获益良多:

  “低碳生活,最酷; 低碳经济,最火。气候酷派,引领未来。”——邱登科, 民营经济报

  “英国作为环保减排的先行国,实地体验确实给人不同的感受。英国使馆文化处的活动丰富多彩,既让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又乐趣无穷。”——康雯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同英国碳基金公司采访交流的印象最深,他们由英国政府投资一亿英镑成立,同企业合作,发展商业可行的低碳技术,并打算把英国建设成为‘世界低碳技术的枢纽站’,值得中国学习。”——高文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这是一次奇妙的学习之旅,可以结识各方面关注气候变化的人,有趣的是他们的观点也许相互抵触。”—— 王莉萍,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史少晨)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