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莺:新能源的开发跟传统的化石能源的维持,两条腿走路,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主持人:我们知道叶总是中美经济对话最早的班底成员之一,很了解中美经济的情况,叶女士一方面了解美国,另一方面您作为一个企业代表您怎么看,企业有什么反应?
叶 莺 美国纳尔科公司(NALCO)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摄影/搜狐-荣蓉)
叶莺:谢谢您冯洁,在我没有下海之前,的的确确对于中美之间双边协议,对于能源行动框架,中美对话都有过参与。但是今天我在这里不能代表我过去在美国政府工作的身份,而是代表一个企业公民的身份,而且我是用一种可能跟杨主任以及一些主流的说法不太一样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因为作为一个企业面对今天现在的这个情况,我不管你是巴厘的地图,还是双轨,并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化石能源已经累计了成千年,一直在人类发展进步的经济史上担负了一个提供能源的责任,从欧洲的工业革命到中国的崛起这个过程当中,主要靠的还是化石能源。因此,首先来说,今天化石能源所累计的问题不能够完全都栽在一个发展中的大的经济实体上。其次,一些产品是在人们生活当中不管是世界哪个角落,是必须的,而不管你在哪里生产,都是高耗能的产品,只是由于欧洲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再加上整个经济架构的改变,这一些高能耗的,可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都移到了所谓世界工厂——中国来,而中国的能源架构69%来自于煤矿,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中国是全世界煤藏最丰富的国家,我没有理由抛弃我自己丰富的资源不加以利用,但在利用的过程当中,的的确确是造成了污染的问题,以及影响到整个的大气以及全球的气候的变化。
因此,话说回来,我们在算这笔帐的时候,不能把这个帐完全算在中国的身上,也不能完全算在美国的身上,因为你要算这笔帐,应该要算最终这个产品使用者是在谁那儿,最终用户的使用者必须担负这个能耗所给环境造成的结果。而美国是一个最大的消费国,当然它也吸收了这一份很重要的责任。不可否认中国和美国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实体,而这两个经济实体都已经用一种非常负责的态度在面对今天我们面临的环保、生态以及大气变化,怎么样节能、怎么样使我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态传给下一代。刚才杨主任所说的这些是在技术层面上怎么样施加一些压力。我自己觉得在技术层面上施加压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的力量。可是这种制衡力量的同时,必须发自于真正现实的我们所面临到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就是怎么样在努力开发新能源得同时,还要继续寻求工业的发展,经济更上层扩张。所以新能源的开发跟传统的化石能源的维持,这是两条腿在走路,不能够偏废任何一方。新能源的大饼今天我们还没有吃在嘴里,而从今天走到新能源变成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在这期间,我们喝西北风吗?我们天天晒太阳吗?如果天天都是大晴天,那么太阳能可能是可靠的,可是有的时候太阳要放假它不出来的;要用风能,谁能够保证每天给你吹八级风呢。
喻捷: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希望奥巴马政府在国际上做出再大的承诺,美国如果国内不获得支持的话,可能也很难付诸实践。
主持人:您刚才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中美能源合作有一个可能还是传统重点,下面一个话题抛给喻捷女士,刚才杨主任讲了中国,叶女士讲了美国的情况,我想美国抛出单边框架的同时,是不是说明欧盟整个气候变化领导者地位发生改变,我们怎么看欧盟这种行为?
喻 捷 气候组织中国办公室政策与研究项目总监(摄影/搜狐-荣蓉)
喻捷:您刚才提到两个问题,政府提出来参议院可能要明年才能通过这个法案,另外双轨并一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是美国什么时候有一个数字出来,刚才叶女士讲到我们说的做的这些是不是言行一致,像上一期美国的政府在克林顿的时代就承诺了一个《京都议定书》目标,而且是大家觉得不错,回到国内其实不完全是小布什的责任,主要在参议院没有通过,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希望奥巴马政府在国际上做出再大的承诺,美国如果国内不获得支持的话,可能也很难付诸实践。
主持人:是不是国内法大于国际法。
喻捷:美国政府可以在参议院通过法案之前有所作为的,但是要看行政的政府在国内能够有多大的支持,是不是在参议院当中也能够获得很多支持,如果是非常强的政府,即使参议院明年三月份通过法案,奥巴马仍然可以在哥本哈根做出某些表示,回去以后用他的影响力让参议院通过他的法案,但是目前来看奥巴马对参议院有很大的诉求就是要通过医保法案,国内来讲这样的气候并没有成熟。说到欧盟这边,有几种猜测,欧盟一直是有领导力的,包括在6月份的国际谈判当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怎么可能在曼谷才过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一下子就改变了呢?有可能他们获得了某些政治信号,在这样背景下做出自己的策略,这是现阶段策略的行动,目的可能是激发出来一些正面的力量,让美国国内也知道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这种期望。另一方面当然这也是一招险棋,连欧盟都不领导了,这个事情还有希望吗?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家都是在猜测,当然希望这招险棋能成功。我的感觉欧盟不会有一个180度的大的逆转,对它的分歧,包括丹麦本身下一期的12月总谈判就在欧洲举行,瑞典也是现在轮值主席国,应该说他们的意愿想象当中还是比较强的,所以我希望欧盟最后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