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累积的温室气体已足以使全球气温升高1.4摄氏度,英国环境大臣称《京都议定书》只能达到部分目标,仍然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
特邀记者 黄山 发自哥本哈根
更多请点击:搜狐百名网友观察团直击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
本周一(12月14日),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第二周、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周的第一个谈判日。
随着各国部长的到来,会场中心贝拉中心的安检明显上了一个档次。会场外排队的队伍已经绵延数百米。
作为早上最早的新闻发布会,英国代表团的作派显然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早走一步”相符。
在谈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此前声称,中国对“三可”表示坚决反对的立场时,英国环境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指出,中国在促进协议达成方面建树良多,但目前会议仍需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确保各国信守在减排和资金方面的承诺,第二是如何监督他们兑现承诺的问题。
所谓“三可”,是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希望中国和其他贫穷国家同意让他们的减排承诺具有国际约束力,并且是“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这样他们才能确信必要的减排措施会得到执行。
之前,包括图瓦卢在内的小岛屿国家,要求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而不是取得普遍共识的2摄氏度。对于这一提议,米利班德表示,他理解岛屿国家面临的气候变化危机的紧迫性,但他同时指出,即使现在就提前实现减排目标,目前积累的二氧化碳已足以使全球气温升高1.4摄氏度。
言下之意是,岛屿国家的激进的建议不符现实。
此外,关于目前会议过程达成“双轨”谈判文本的现状,米利班德首先表示他认同(sympathetic)发展中国家希望延续《京都议定书》的愿望,但他仍然指出,《京都议定书》在控制全球变暖方面只可能达到部分目标,“我们依然需要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减排行动”。
针对此前中方关于“我们没有期望来自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资金会流向中国”的表态时,米利班德只是重申了欧盟对短期资金的承诺(即今后三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5亿美元的气候援助资金),并强调,要达成到2020年中长期气候融资目标,“依然是非常艰难的一段长路,但最终明确数额非常、非常重要”。
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在短期融资外,到2020年,每年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