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就资金援助达成初步安排,但未明确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具体时间,目前尚不清楚能否获得《公约》各缔约方的批准
特邀记者 黄山 曹海丽 李虎军 张瑞丹 发自哥本哈根
更多请点击:搜狐百名网友观察团直击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12月18日22时30分,美国白宫宣布,气候变化谈判已经取得“有意义的、前所未有的突破”。白宫所指的,是一份被称为“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的文件。
据称,这份文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哥本哈根与基础四国,即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领导人磋商之后产生的。
该文件同意将全球温度控制到较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摄氏度的水平。在较早前的一份文本中,曾包括全球在2050年前减排温室气体50%、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减排温室气体80%的目标。但这一被认为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目标,最终从文件中删除。
这份文件也没有规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只是附上了一份各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拿到谈判桌上的减排目标作为参考。
而根据此前泄露的一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秘书处组织的一份科学评估,各国拿到桌面上的减排目标,全球温度较工业革命前的增幅将达到3摄氏度。
文件要求发达国家到2010年至2012年期间,总共提供300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长期资金援助方面,到2020年前,发达国家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或最受影响的国家。而计划的每年1000亿美元援助中,既有公共资金,也有私人资金,既有双边渠道,也有多边渠道,以及其他来源的资金。
与较早前文本不一样的是,文件明示每年1000亿美元援助应来自发达国家,而不是“各成员国”。
关于会议期间争执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减缓排放行动监督和核查方面,该文本称,各方同意在清晰的指导原则之下,对发展中国家减缓排放行动进行国际咨询和分析。文本同时规定,这些指导原则将保证国家的主权获得尊重。文件还确定成立“高级别委员会”,来分析评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行动。
该文本没有明确其变为具有法律约束力文件的时间表。此前的讨论一直是希望“尽早”达成国际法律文件,应该不迟于明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召开之前。
对于这份文件,各方反应不一。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19日凌晨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有协议总比没有协议好,“但我对协议没有就达成约束性的减排目标表示失望,协议的程度并非我们所期望的。”
英国首相布朗则在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他的乐观之情,认为这个宣言是迈出了“第一步”,因为这是190多个缔约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同意到2050年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参与其中。
他还表示,在未来几个月中,希望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他本人将继续努力推动这样一个协议的达成。
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表示不满。77国集团主席卢蒙巴来到媒体中心,站在台阶上向一大群记者称:“这不是一个协议,这并不是游戏的终结,在未来的六个月到一年,我们将继续谈判。”
另据了解,巴西对发达国家没有承诺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感到很不满意,但愿意接受协议文本。耐人寻味的是,在大会尚未结束时,巴西首席谈判代表已经随总统卢拉一起离开了哥本哈根。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则表示,只要谈判进程在往前走,对发展中国家就是有利的。
12月19日凌晨2时,一位中国谈判代表透露,此前77国集团和中国一直在磋商,有些国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这一协议文本。
如果该协议文本最终不能被《公约》190多个缔约方通过,大会将产生一个最坏的情况:各缔约方只能将《公约》长期合作行动和《京都议定书》修正案的文本作为“阶段性成果”,放入下一阶段继续讨论。
截至发稿时,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对这份文件进行表决,已经有多个拉美国家表示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