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色竞争力营销讲堂现场照片(搜狐绿色荣蓉/摄) |
第一单元 如何理解目前中国和世界的新能源发展趋势?
第一小节:专家眼里的新能源
主持人第一财经记者陈达:
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绿色竞争力营销讲堂。我们这个讲堂要维持一年的时间,每期都会有一个关于节能减排、关于绿色竞争力的话题。自从第一期绿色供应链专题之后,我们得到了媒体朋友和企业界非常好的反响。第二期我们把焦点对准新能源。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在场的各位嘉宾,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的任东明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和阿特斯(中国)公司的施亮先生。
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讲堂里是想听听企业和专家对于这些问题最新的思考、行动。根据我们的议程。我们第一个单元是想听听专家在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些学术前沿的思考,我们首先请到的是任东明主任来为我们做一个讲话。
国家发改委能研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 任东明
新能源产业需配套政策 今年将起草完成十二五能源规划
任东明: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到搜狐绿色论坛和大家探讨新能源发展问题。我们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是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下属的一个中心,专门做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我们一直致力于总结可再生能源政策方面的国外经验、从事国内可再生能源立法和政策制订,为国家发改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提供技术支持。
提到新能源发展趋势,我想首先应该澄清一个概念,可再生能源的范围实际上应该小于新能源。根据能源法的规定,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等是可再生的、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新能源的范围更大一点,除可再生能源外,还涵盖了氢能、核能等。。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发展新能源,比如说美国奥巴马上台之后提出了绿色能源新政,提高了对新能源的补贴规模。而且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他把重点放到电动车以及智能电网、燃料乙醇方面的技术研发方面。我国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结合我们国家建设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承诺,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推广。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年间,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以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从可再生能源例如风电太阳能来说,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大规模的电站并网,逆变器、薄膜电池这些方面都是我们面临的难点,也可以说是太阳能领域的技术的前沿。风电方面,现在一兆瓦风机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而且也是自有的技术,但是如果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话,我们需要三兆瓦以上的风机,甚至更大机型。在欧洲风机已经到了五兆瓦以上,所以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去努力。
另外从政策支持角度,国外有五十多个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比如说美国的配额制、公共效益基金,英国的配额制、澳大利亚的强制市场制度、大规模补贴,还有德国的上网电价。中国自2005年出台《能源法》之后也出台了很多的管理办法,包括全民分盘制度,但是从执行过程中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大规模的风电开发现在面临上网比较困难的问题,再比如如何促进电力公司发展电网的积极性,还有原来公共发展资金现在我们要改成政府基金。原来我们忽略规划的作用,这次《能源法》修改之后,我们特别强调了规划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作用,另外今年可能要起草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些目标从规划角度非常清晰,而且要求地方政府一定根据中央政府规划制订各自的发展规划。这样使得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社会制造等方面有序地发展,而且也防止去年那种过热现象的出现。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依靠煤炭的国家,实际上煤炭的使用从发展的角度看也是有限的。石油我们大规模的依靠国外进口,对能源环境也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改变能源结构,选择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在全球发展经济、应对新的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大的背景下,如果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特别是适应《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出台的趋势,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前途还是光明的。我也相信绿色能源和绿色经济这一天会到来。谢谢大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孟宪淦
2050年清洁能源将成主力 须政府推动全民履行义务
孟宪淦:非常感谢有机会能和大家交流和学习。从政策层面来讲,我们现在提清洁能源比较合适。根据国家公布的一些政策和数据来看,我们希望在2020年的时候清洁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这个15%是怎么分的呢?水电仍然是最高,大概占8%左右。核电占4%,太阳能风能大概占3%。具体的水电规划目标是三亿千瓦,核电是八千万千瓦,风电和光伏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之前有人一直说希望风电能达到1.5每千瓦装机容量,光伏希望能够达到两千万千瓦,这都是我们报的规划,但是还没有批准。总体来讲我们希望到2020年时清洁能源占15%,到2030年清洁能源能够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2050年的时候成为主力能源。
从发展的速度来看,清洁能源的发展非常快。2007年的时候,全球产值已经到了9300万美元,已经超过了制药业。医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产业,规模很大,但是2007年的时候,清洁能源已经超过了制药业。国际上都认为到2020年的时候,清洁能源的产值可能达到2.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继汽车和电子产业以后的第三大产业。再往后展望一下,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体。我们历史上经历了煤炭经济、石油经济,今后可能迎来绿色经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要以绿色能源为核心进行改变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而且再也不会因为煤炭石油的分布不均而引起纠纷甚至战争,每个国家都在自己的国土上利用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因此整个世界的格局,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的格局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可再生能源法》中有四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国家的责任和全民的义务要相结合;第二个原则,政府的推动要和市场的引导相结合;第三个原则,我们现实的需求和长远的发展要结合;第四个原则,国内的实践要和国际的经验相结合。这四个基本原则搞透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比如说第一个问题国家的责任和全民的义务相结合,就是说国家有责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每个公民、每个单位也必须积极参与,而且应该有一个非常支持、促进的态度。回想二十年前,太阳能根本不受重视。在一些大的场合讨论太阳能连议程都排不上,认为只是一个门面。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风能,这就是一个进步。尽管现在对发展可再生能源还有看法,有些人甚至还持反对的观念,但是他已经开始议论这个问题了,过去连讨论都不屑一顾。现在无论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政府,从科学院的院士到普通农民都在热议可再生能源。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些人觉得风能是不是形象工程,光伏是不是还有污染,价格是不是太贵,但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这就是进步。通过大家对这个事情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会得出一个一致结论:要进行可持续发展,除了绿色能源没有出路。大家可以想一想,除了煤炭石油储量有限的化石能源以外,人类还有多少可以探索的领域能够保持我们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们社会发展唯一的选择,因此我认为应该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要投身到这个事业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继续发展下去。希望我们以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为契机认真的进行一些讨论、交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