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绿色频道 > 绿色访谈

英科学家否认“气候门”有损IPCC研究严谨性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5月25日14:58

  贾鹤鹏回顾近期IPCC引发争议事件

贾鹤鹏,《科学新闻》杂志总编,座谈会主持人
贾鹤鹏,《科学新闻》杂志总编,座谈会主持人

  贾鹤鹏:我主要回顾一下最近的这样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事件,大概归纳为三个门。一个是““气候门””,一个是“冰川门”、一个是“亚马逊门”。第一个“气候门”,就是前面瓦伊纳博士说过的,IPCC的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泄露一部分的信息,引起了一些争议。第二个是“冰川门”,在今年的二月份初的时候,媒体来报道出来IPCC结论里面,报告的喜马拉雅山融化的问题,这个是来自WWF一个报告,而这个报告并不是一个原来的科学研究,而是来自一个记者采访,而这个记者采访又被当时被采访的科学家认为错误表述了他原来的意思,这个IPCC报告里面得出来来的是203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得到很快的融化,这个不是特别准确的。

  第三个就是亚马逊门的发生,跟冰川门实际上发生时间很近,这个是说仍然是跟WWF有关,IPCC报告中在第二部分曾经提到,在亚马逊地区将有40%的物种濒临灭绝,这个WWF原来指出这是来自于一个Peer的研究结论,而实际上大家回到Peer这边原来的论文发现,这个表述并不准确,基于对一个Peer研究的不准确的表述,然后进入到WWF报告,然后IPCC没有经过核实,又进入到IPCC的报告,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虽然说一般的对气候变化并没有一个有关的很清楚的认识,因为他们本来对原来IPCC报告并不是很清楚,但是现在我们参加很多的会议的时候,大家已经感受到很多的专家开始对IPCC,特别是不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专家,比如说能源方面专家,对IPCC报告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大家都是经常看到的。

  从决策层次上讲,至少对于我们中国决策至少没有造成影响,因为几个门事件都是发生在去年12月份到今年一二月份的事情,在我们温总理的三月份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低碳发展的目标,在政府决策层面现在没有构成影响。但是在媒体中虽然报道数量比较多,但是对此并没有很热烈的讨论,大家一会看到媒体的一些分析,有关““气候门””报告数量非常多,几百条,可能正好发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成为一个会议的亮点,作为一个会议的花絮来报道,数量非常大。

  大家看有关“气候门”报道,在我找到的文章当中,没有看到采访的文章,篇幅比较大,都是经过编辑的,这些文章当中没有源于中国科学家的采访,最早有关这个事情的报道,基本上出现在一月中旬以后的事情,最初一个报道热点是没有所出现这个东西。

  有关冰川门报道,应该说数量还是比较多的,36条标题来去报道,考虑到当时发生的时间快到中国新年,而且随着哥本哈根会议最后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结果,大家作为媒体可以感受到,那个时候气候变化的报道有一个急剧的降温过程,这个报道数量还是可以的。

  我们从这个报道中,大家还是可以看到基本上IPCC评估还是可信的,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气候事件,很重要的一点,在开始冰川门事件之后,我们开始有一个比较独立报道,《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比较大文章,独立报道的东西,《财经》也写过这样的报道,国内相关的科学家都采访了很多,而且在冰川门事件当中同时是中国冰川学家研究的重点,他们都在就这个问题,主动的跟记者联系,谈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亚马逊门”应该报道的非常少,这个很大一个原因,因为离我们很遥远,做出来这个结论也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参与,所以中国报道是比较少,对国内也对这个事情没有特别多的讨论,但是有关当时的报道,我们看到一篇国内报道,这个也是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确实探讨了这个为什么IPCC引用这个Peer的报道,他在做出这个报道跟其他的有什么差别。WWF这样一个报告缺少这样一个严谨的过程,但是这个很重要的信息。

  这种消极东西也是需要引入到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这个“气候门”的报道也是非常多的,当这些相关的报道与中国研究相关联时候,比如说涉及到喜马拉雅山冰川时候,中国的科学家是主动参与比较多。对于一些比较遥远的事情确实我们国内缺乏这种报道的动机,这个表示气候变化的本土化,气候变化报道一定跟本土相关性结合之后,才能比较好的报道。

  在这些报道中或多或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科学家相对有点尴尬,有关这个话题来自中国科学家的贡献比较少,另外一方面说明我们被纠错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来自我们数据相对比较少,另外这些东西好象跟中国科学家无关一样。应该说在科学家和记者之间的交流应该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比其他的领域好一点了,这些科学家已经在跟记者打交道。比如说我们看到在哥本哈根峰会期间,很多的记者从哥本哈根发回来报道,但是这个报道中没有采访任何中国科学家,大家如果知道这个代表团构成,大家可以看到,代表团构成里面有好几位中国科学家,这些记者也应该去采访中国科学家,但是他们没有做这方面的一些采访工作。这说明我们相对的沟通仍然是比较少。

  这是我以前做的一个研究,大概这样一个结构,跟以前的研究还是有很多参考性,首先说媒体还是缺乏深度报道,很多的记者认为他们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很多的工作,但是中国科学家说这个记者没有采访他们,这个认识误区是说明双方交流的不够。

  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来讲,更倾向于报道确定性的东西。这次的有关的几个门事件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来,以前时候我们中国媒体其实很早就把气候变化当成一个比较确信的证据来去接受。但是在我们现在的从这几个门事件当中,并不是否定IPCC,而是IPCC的程序可能涉及到一些问题,因为这些程序一些问题,实际上是增加了对不确定性问题讨论,而我们在这方面只是做一些编辑性的工作,缺乏文字性的报道,因此我们仍然缺乏不确定性报道的数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彭晓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