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日,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最高补贴额度为6万元
目前新能源汽车不宜走高端路线。因为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使用肯定有不便之处,比如充电不像加油站那么方便。如果价格昂贵就没有人购买。应该让消费者买得不贵,使用又便宜,这样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根据之前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我国将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尽管此次高额的补贴政策出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据了解,目前国内有30多家车企有新能源汽车研发推进计划,而市场上真正在售电动汽车的本土企业仅有两家。“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进入私人消费市场,才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的考试。”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日前在搜狐绿色竞争力讲堂上如是表示。
试点示范探水市场
从最早开始追溯,中国搞新能源汽车已有十多年时间。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当前面临几大问题:核心整车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形成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经济效应及实际应用方面,采购成本高、电池续航与维护、统一标准化问题也是制约因素;电网、市政基础设施,基础配套严重不完善;研发一拥而上“大跃进”的趋势和在政策扶持中滥竽充数的情况;车型开发、试验技术能力、本土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不足;生产及售后、回收过程的环境影响问题;地方政府保护问题;扶持政策实施不同区域发展差别化措施问题。
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电动汽车的现有技术不够成熟、成本太高,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可能还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待技术完善、成本降低,具备与传统汽车竞争时再大规模进入市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尤其这几年电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应该抓紧时机研究适合于目前这种技术情况下的产品,然后加快培育市场,通过市场带动技术进步,再带动成本的降低。
王秉刚表示:“我们总是在研究,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消费者真正感觉是什么?我们充电的问题要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必须通过实践去解决。”国家从试点示范入手,通过政策补贴来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加快新能源汽车成熟,推动它尽快进入市场,走向规模化。但同时,王秉刚也认为,“补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要认为就是甜枣。这5个城市接了这个活,能不能做得好也不一定。要是做了5年,新能源汽车没推广起来,对国家怎么交代?”他表示,对于整个产业而言,还至少要两年时间做准备,比如充电电网、服务体系、消费者认知以及政策完善等。
车企谨慎市场推广
今年5月,比亚迪将30台纯电动车E6交付深圳鹏程出租车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经理徐安表示,比亚迪首先选择在使用效率比较高的出租车领域做推广,如果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接受考验的话,那么普通的消费者在电动汽车使用上也会很放心,后面的推广会更加方便。
事实上,包括比亚迪在内,目前国内市场有在售电动汽车的本土企业仅有两家。此前,为业界所熟知的两款车型,一款是比亚迪今年3月面向个人消费者销售的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另一款是众泰汽车从今年初开始销售的众泰EV纯电动车。
根据国家补贴政策,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补贴政策的持续时间是从2010年到2012年。通知明确提出,在此期间“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助标准”。但目前,国内以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自居的比亚迪在2010年才仅有1000辆的生产计划。
尽管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也充满期待,但就目前中国市场的状况仍处于观望之中。据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沈莉介绍,日产计划在明年将纯电动汽车引入中国,但仅限于与武汉政府合作投入25辆。而在日本,普通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已经很高。以日产的第一款面向大众消费的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为例,今年在日本已经接收到6000多辆的订单数量,这个数字已经完成了2010年日产聆风整体在日本的销售计划。
降低成本是关键
目前,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电池价格相当,新能源车主要贵在电池,成本大约为3000元/千瓦时。王秉刚表示,要把电池成本降下来,就需要实现批量化生产以及原材料的国产化。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尚未批量生产,只有比亚迪有一个年产7000套的生产线,其他的动力电池生产线还在建。此外,锂电池生产所需的很多原材料都是进口的,成本下不来。王秉刚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动力电池材料的国产化,因为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新能源汽车能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要接受非常严厉的考验。在公共使用领域,有意见向政府提,钱不够政府贴。但是如果私人购买到的汽车质量糟糕,产品就没有市场,品牌也要搞砸。所以说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进入私人消费市场,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的考试。”王秉刚认为,个人对新能源汽车性能、价格、服务和使用方便性都十分敏感,只有通过这样的考核,新能源汽车才有大规模推广的希望。王秉刚建议,目前新能源汽车不宜走高端路线。因为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使用肯定有不便之处,比如充电不像加油站那么方便。如果价格昂贵就没有人购买。应该让消费者买得不贵,使用又便宜,这样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