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这一纲要是全国人大在2006年3月通过的,它确定了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生物资源等战略任务。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这一行动计划于1994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确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目标为“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破坏,并使这一严峻的现状得到减轻或扭转”,同时确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7个目标。围绕7个目标,该计划设计了26项行动、18个重点项目。
《中国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由国务院颁布了这个议程,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生境和物种;加强生物多样性编目等科学研究;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易地保护;寻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相协调的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
这一规划纲要规定,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200个左右,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10%;形成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90%左右自然保护区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7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和管理设施。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国务院在1998年11月发布了这个规划,其总体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其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