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一个副产品,就是让“低碳”成为北欧的一张名片,北欧国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低碳城和低碳镇,成为各个国家谈到“低碳”便想起来的样本。北欧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低碳实验场”。而世博会C片区入口,靠近地铁13号线站台的地方,是北欧场馆的集中展示区,也是这个著名实验场在世博会的演练舞台。
瑞典馆:管道里的乾坤
从外观来看,瑞典馆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由4栋独立的建筑组合而成的。这几个立方体由行人天桥相互连接。第一个立方体,也就是游客入口处,是由错综复杂的胶合木搭建而成的露天结构。而另外三个立方体,则是半封闭式的建筑。四个立方体呈十字组合而成,中间留出大片的露天空间,利用自然光线为整个建筑群提供充分的光源,以减少馆内灯光的使用。
瑞典参展组委会总代表任安莉介绍说,瑞典馆的外墙金属板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浅色热反射油漆,“这种油漆不仅有传统意义上浅色反射热量的功能,还可以抵挡大约30%的阳光和紫外线,因此我们用于室内降温的能耗将随之大幅度的减少”。
瑞典馆也是少数在建筑周围拥有反射池的场馆。瑞典相关官员介绍说,水池中的水达到了可以饮用的标准,池中有先进的净水系统,可以自动分解有机污染,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化学物质来帮助净化。
在场馆内的管道设计上,瑞典馆也有独特的解决方案。据任安莉介绍,按照传统的理念,建筑群需要共享所有的技术运转,建筑之间的管道连接就会很麻烦,一方面影响建筑的美观,一方面也影响能耗;而瑞典馆的独特之处,就是将所有的基础运转设施,比如厨房管道、卫生间设备、直达电梯管道、水处理管道和垃圾处理通道等,都集中在同一栋建筑内——这栋建筑位于瑞典馆最内部,和入口处相对,是馆内的行政和办公区域。
“这种设计,使得所有的功能运用变得十分有效,确保能源在管道内的最低损耗。而其他三幢建筑,就是单纯为公众提供宽敞的自由空间。这是一种公共建筑的设想方案和实际应用。”
挪威馆:全木材制造
世博会挪威政府总代表毕立新(Arild Blixrud)站在挪威馆二层平台上,俯瞰着这个由15棵“大树”支撑起来的、号称中国过去50年来最大型的木制建筑。每棵树都具有四个枝杈并向上延伸到离地面15米的位置。
挪威馆,这个世博园里引人瞩目的木制建筑,馆内目力所及之处,无不取材于自然原料。
“在挪威馆建设之处,全面使用胶合木作为结构主材料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很担心,木制建筑一旦遇到火情该如何处理。我和我的团队当时尽力磋商,用很多测试来证明这是安全的材料。”毕立新说。
胶合木是一种由许多小尺度木材胶合而成的大尺度木质结构,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而挪威馆使用模型树剖面尺寸达到了1.5米,是由50层木夹板胶合而成的。
“1994年,挪威利勒哈莫尔冬季奥运会上,位于哈马的速滑馆就是木制结构,这个外形像倒扣的海盗船的奇怪建筑,可以容纳10600名观众,非常美观且可持续使用,当时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士的好评。”毕立新补充道。
谈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指着挪威馆二层会议室的地板说,这是由挪威的松树和中国的竹子作为原材料而铺就的。“很多人问我,用木材和竹子作为原材料建造房屋,是不是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损坏,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我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我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要考虑它的再生能力,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并没有问题。我们原本就是从自然中获取一切的。”毕立新说。
芬兰:世博垃圾处理
上海世博会拥有国内最大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每天几十万客流产生的生活垃圾,部分将通过这一自动管道。在有该气力输送投递口的地方,人们只需在扔垃圾的时候分辨一下可回收与否,垃圾桶会自动将不同的垃圾输送到地下,由气力运送到位于地下的压缩站,经过一系列垃圾分类和净化程序后,被直接送出园区。
在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总覆盖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管道全长近6公里,每天能够收集生活垃圾60吨左右。芬兰国家清洁技术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杨凤辉告诉本报,一家来自芬兰的小企业PUZAIR掌握着这一垃圾处理技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生物废弃物分离和垃圾真空管道的解决方案,使得生物废弃物能够有效地得到压缩和重复利用。目前,这一方案已在国内的一些居民小区开展试点,而在世博会上,这一技术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应用。
杨凤辉补充说:“芬兰在垃圾处理上拥有领先技术,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空间变化,提供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案。”据悉,另一项由芬兰国家清洁技术委员会帮助在中国推广和寻找合作伙伴的Molok垃圾深埋收集系统,已经在中国云南省部分城市“落地生根”。
来自芬兰的这些看起来矮矮胖胖的垃圾桶,其三分之二的容器是置于地下的,利用内部的垂直收集结构,较传统垃圾箱节省了4~5倍空间,而地底下较低的温度也抑制了容器底部细菌的生长,将臭味散发减少到了最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