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绿色频道 > 健康生活

长江鱼是否有“环境激素”不能成谜

来源:西安晚报
2010年09月17日14:55

  8月25日,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如同“微小青春期”这个词一样,“环境激素”对于大多数人,都是一个陌生事物。笔者也是第一次听说“环境激素”。查了查资料,发现网上关于“环境激素”的介绍文章并不少见。有些从标题就可以看出“环境激素”的可怕,比如《环境激素无处不在》《性早熟发病率升高,环境激素是元凶》。

  如果长江鱼真的含有“环境激素”,那么,这将是一个严重威胁到百姓健康的问题。当然,目前还只看到一份报告,仅凭一份报告,就断言长江鱼有“毒”,不宜食用,是草率的。更何况,这家“国际环保组织”到底是哪家环保组织,新闻中语焉不详。让人不解的是,新闻中指出了负责这次检测的机构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实验室——长江鱼样本运往这家机构进行检测,但却隐匿这家国际环保组织的名称,到底出于何种考虑,不得而知。

  这家国际环保组织是个谜,但长江鱼体内是否含有“环境激素”不能是个谜,笔者希望中国的研究机构迅速跟进,对长江鱼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测。

  其实,无论长江鱼是否含有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我们都应该追问:我们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有没有将壬基酚和辛基酚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我们有没有构造防范“环境激素”的安全体系?

  “环境激素”不仅仅存在于鱼体之内,也存在于一些生活用具中,上海的研究者乔丽丽认为“婴儿用的塑料奶瓶中,双酚A的含量比较高,因此医生们都不建议家长对塑料奶瓶使用高温消毒。”加拿大与美国部分州已经禁止销售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和儿童水杯。我们对于婴儿塑料奶瓶的监管和检测情况又是如何?这些疑问,需要有关部门解答。

  有专家呼吁家长避免给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及怀孕妇女食用受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海水生物,问题是,百姓有何能力鉴别哪些鱼是受污染的,哪些鱼不是受污染的。事实上,这个责任应该由有关部门负责——受污染的鱼根本就应该禁止销售。然而,市场上销售的鱼,到底有多少受到过检测?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强有力举措,避免我们的食物链不被污染?有关部门需要反思和解决以上问题。

(责任编辑:张茹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