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绿色频道 > 坎昆气候大会专题——搜狐绿色“寄望坎昆” > 坎昆大会背景资料

名记谈COP16:媒体需注意的坎昆看点及贴士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11月25日18:01

财新传媒环境科技新闻部主任李虎军
  名记谈坎昆COP16   

  李虎军:财新传媒环境科技新闻部主任

  坎昆看点

  大家都知道,坎昆会议是一个过渡性会议,恐怕很难有激动人心的成果或场面出现,初次报道气候变化大会的同仁可能有些失望。但换个角度讲,其实也是好事。一来,尽管大家仍然会忙忙碌碌,但大可不必像巴厘岛会议和哥本哈根会议那般拼命,不妨顺便欣赏一下坎昆的美丽风景;二来,对媒体记者而言,报道坎昆会议的压力肯定没有巴厘岛会议和哥本哈根会议那么大,反而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观察。

  站在媒体记者的角度,坎昆会议的看点在哪里?我想,每个人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想跟踪和解读谈判进程本身。很不幸,这是一块硬骨头,也是一份费力不讨好的活。

  在巴厘岛会议上,美国被拉入《公约》之下的减排谈判战车,一味说“不”的发展中国家首次表态愿意采取国内自主的减缓排放行动,“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减排透明度的游戏拉开序幕,这些都是新闻点。《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德波尔的眼泪、谈判最后时刻各国代表针对美国的“脱口秀”式批评,更是增添了戏剧性色彩。

  至于哥本哈根会议,据称热度堪与奥运会相比,奥巴马、温家宝、以及个性领导人卢拉和查韦斯等人的言行,东道国丹麦秘密谈判文本的泄露,谈判最后时候的混乱和分崩离析,都是极好的新闻素材。

  坎昆会议乏善可陈。先来看最核心的东西——减排目标,大概是停滞不前;然后看硬通货——资金,发达国家承诺的2012年之前的300亿快速启动资金有无着落?就算有一点着落,和中国也没多大关系呀,因为这些钱不会落到中国老百姓的口袋里。至于气候谈判的其他要素,与减排目标和资金相比,重要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除非你确实很有兴趣,或者是领到了跟踪谈判进程本身的任务,建议你搞迂回作战。换句话说,不要去正面战场上去拼杀,而是从其他角度切入,从侧面观察气候谈判,搞点游击战争什么的。

  如果正面战场无法回避,其实也是可以找到一些新闻点的。比如:气候法案未获通过的美国在坎昆还能打出什么牌?中国在减排行动透明度方面还会遭遇怎样的压力?在哥本哈根多少有一点被抛弃的欧盟有什么表现?委内瑞拉等鄙视《哥本哈根协议》的几个南美国家态度有何转变?但凡东道国都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墨西哥曾经提出过“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基金”的建议(墨西哥方案),在坎昆会有何演变?航空业在减排上会不会先行一步,中国是否做好准备?记住,正面战场投入很大哟,你要搞清楚那些谈判术语和谈判背景,别写得枯燥晦涩,更别像有的同行那样闹笑话。

  如果搞游击战争,更是大有可为,而且visibility可能还不错,你的报道被关注和转载的几率或许更高。至于游击战的类型,这里随意举两个例子:1. 国际政治观察——如果气候谈判本身没什么好写的,围绕气候谈判写国际政治演变呢?2. 个性人物素描——谈判会场内外总有一些让中国读者感兴趣的人物,就算你专访不到他,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侧面解读。随便举个例子,你在坎昆会发现,有些在谈判桌上厮杀多年的谈判老手,已经金盆洗手,投身于商界什么的。

  坎昆贴士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在异国他乡,连续战斗两周,容易使人身心疲惫。所以呀,不要每天都那么拼命,尤其要在谈判最后两天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清醒的头脑。那些对媒体记者开放的谈判会议,新闻发布会,以及林林总总的变化,NGO搞的各种活动,东道国组织的场外参观—你可能分身乏术。那么,一定要有所取舍哟。

  混吃混喝:气候变化大会的边会有很多,一些边会还会提供食物。当你在会场上穿梭,有时候可能顾不上吃饭。这个时候请记住,如果某个边会注明会后有食物提供,与钱直接打交道的商业界(比如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或者是一些有钱的NGO(如气候组织),或者是一些富裕的国家(比如美国)主办的边会,食物估计会比较丰富。

  交换信息、互惠互利:坎昆也是媒体记者的竞技台。但同行之间除了竞争,还有合作。你完全可以在不损害媒体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的媒体同行互通有无。比如,中国与印度、巴西、南非同在基础四国阵营,但另外三个国家的新闻自由度都比中国要高,关于基础四国的一些内幕消息,你说不定可以从印度、巴西或南非同行那里获得。未经证实的消息还说,英国《卫报》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率先披露的丹麦秘密文本,其实就来自其他国家的媒体同行。

  如何“逮”住谈判代表:你可能想采访某位谈判代表,但你发现他要么没时间,要么不愿对你敞开心扉。有的谈判代表也会抽身去参加某个边会,你或许可以“逮”住其聊一小会儿。另外,你要记住那些大人物的面孔,因为你在会场穿梭时可能偶遇,在餐厅吃饭时可能发现身边都是VIP,这都是“逮”人的好时机。

  不妨陪谈判代表挑灯夜战一次:如果是第一次采访气候变化大会,不妨陪谈判代表熬一次夜,也给自己留下一次直击谈判会场的体验。谈判会议绝大部分是不对记者开放的,但也有少数场次开放。咨询一下其中那几场至关重要,而且可能打加时赛,挑灯夜战。选择其中一场,在会场里好好观察吧。这是最真实的气候变化谈判体验,而且,在中间休息的当口,你上前与同样疲惫不堪的谈判代表们聊天,往往会有意外收获。

   关注坎昆气候大会  关注搜狐绿色频道
   【专题】坎昆气候大会 搜狐绿色30人观察团现场直击
   【地址】http://green.sohu.com/cop16/ 

(责任编辑:荣蓉)

搜狐绿色

325粉丝

关注

荣小蓉

801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