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强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搜狐绿色坎昆观察团特约评论员
|
这几年的气候变化谈判会议的进程引起了世界各国关心气候变化的人们和团体的担忧。人们对步履沉重、旷日持久的政治谈判已失去耐心。按照IPCCC的报告,要在2050年将温升控制在远低于2°C,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CO2当量应在380ppm以下。换句话说,2050年全世界的CO2排放应在120亿吨以下。20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应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90%以上甚至是负减排(不排放CO2和增加碳汇)。如果把现在世界各国在谈判会议上所作出的的减排承诺和国家减排行动方案相加起来,CO2总减排量比应当减少的总量之间相差60-90亿吨。谈判会议拖的越久,与应减排量之间的缺口越大。照此趋势, 2050年温度将上升3-4°C。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该怎么办?
开辟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二条战线。如果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谈判视为第一条战线的活,第二条战线就是社会各阶层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第一条战线是主线,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的政治解决方案。第二条战线是辅助、促进第一条战线的进展。但有的时候,第二条战线会发挥主要作用。第二条战线包括如下几个方案目标。
目标A: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化解“行动迟缓疑者”的阻力。如果必要的话,绝大多数的国家可将“阻碍者”置放于一边,尽早实施其他各国同意的行动纲领和气候条约。由于气候变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挑战,现有的谈判方式要求达成所有缔约方一致同意的条约,避免产生“搭便车”的情况。但由于个别国家的行动迟缓和阻碍,长期不能形成共同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目标A计划。
目标B:组成减排行动联盟。目前已承诺减排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愿组成减排行动联盟,参照气候变化条约的相关内容,制定减排行动联盟的规定和准则,推动减排。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减排行动联盟的规模和成员。目标B也可作为实施目标A的渐进型替代方案。
目标C: 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X+超目标计划。X是指政府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目标,如减排、资金、节能、清洁能源和投资等量化目标。+ 是指超越。X+超目标计划的目的,第一要确保实现政府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目标;第二要加大应对力度,尽可能缩小与世界应减排量之间的缺口,达到温升控制远低于2°C的长远目标。目标C为社会所有利益攸关方的行动方案。
我们需要改变目前国际气候变化政治谈判的停滞不前的局面,这几种方案可供讨论和深化。目标B的计划也适合中国国内的“十二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地区、各部门、企业界和公众,志愿采取比政府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高一些的指标,不仅能完成45%的碳强度目标,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多。实现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所作的承诺,即中国在2020年不仅要完成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还要做得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