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绿色频道 > 绿色消费

“两会”建言分析报告:315重击食品安全

来源:中国网
2011年03月14日14:15

  【镜头回放】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食品安全成为2009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也催生了2009年6月出台的《食品安全法》,2010年春节期间,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国,三位副总理携15部长共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委员会应运而生。然而2010年,微博仍盛传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的胃 很结实 ,它负责消化一切: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瘦肉精、三鹿粉、甲醇酒、人造蛋、纸腐竹、地沟油、罂粟汤 ”。这虽然是一句调侃,但显然流露了百姓对当前食品安全的担忧。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食品安全问题连称惭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始终是百姓关注热点。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他们继续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言献策。

  一、强化源头管理 奠定安全基础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如此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是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最大制约因素。

  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丛连彪建议,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该列入监控范围之内。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代表指出,在畜牧养殖业中,由于抗生素原料缺乏有效控制,常被用作饲料。应严格规范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进一步加强抗生素原料销售的监管;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食品企业在发展壮大中,不能忽视产品供应链的质量监控。“从生产资料如水、土壤、饲料开始,就应该加强监控,不能等到进入市场时再检测。”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雷晓凌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草案中,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对于确保食品安全有积极意义,这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不仅可以降低价格,也可以减少食物受污染的机会,同时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民建中央关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提案中提出,要确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将监管执法重心向下移,建立协作机制,严把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严查严办各种违法行为。

  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谢德林在3月5日小组讨论时指出,“目前我国只是注重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检验,对之前的过程不重视,建议应对4个环节的安全进行检验:一是土壤质量、生产基地的安全;二是生产过程中物资投入的安全,如农药、饲料、灌溉水的安全等;三是生产管理中的安全;四是进入市场时的检测。抓好食品安全,土壤安全是基础,建议尽快对土壤耕地的保护进行立法。”

  作为一个食品生产和加工一条龙企业的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阳西县粤富水产养殖鱼粉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广富对于食品安全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标准问题。他认为,应执行国外订单似的严标准,希望国家早日出台一个国字号食品安全标准,这样企业才能既有可遵循的标准,又不会因为标准混乱而无所适从。

  二、建立信用档案 加大教育宣传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主体的诚信问题就越重要。目前我国社会诚信水平总体偏低,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获取非法利益,甚至故意从事违法违规活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件来看,当前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欲熏心,不惜以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非法牟取暴利,不但严重损害整个食品行业的形象、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容易引发民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

  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表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食品行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他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沈进进代表最希望建立的是诚信体系并全国联网,配合召回制度等严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分子。

  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蓉委员认为,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并未有大的加强,“教育是食品安全防御措施的基本环节。社会应形成一种氛围,使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维护者和创造者三重身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力。”

  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张嘉极指出,针对一些舆论热议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牛奶问题等,政府应该及时给民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让民众有更准确的判断。政协委员、安徽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穆可发认为,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提高农民食品安全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则提出,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渠道问题。他认为,要把食品安全问题真正解决好,必须有专门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由真正有监管权力和资质的部门负责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三、整合监管机构 形成有效合力

  针对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业态复杂的状况,目前我国采取了分段监管和品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由多个部门来承担监管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环节监管衔接不紧、力量分散,综合协调建设滞后,阻碍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代表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分别由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商务、卫生、质监、工商等多部门实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现“多头分散、衔接不紧”的状况。因此建议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为主实施“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不论食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追究该部门的责任,从而避免监管缺位或者职责交叉、责任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监管漏洞。

  在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看来,“多头分段”和管理方式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他建议,在法制的轨道上,要想把食品安全监管改革深入下去,还是需要进一步理顺监管的体制,针对实际工作中反映比较集中的监管空白和交叉问题,抓紧细化各监管部门具体职责,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整合食品安全检验力量,建立联动监管机制,通过强化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委员认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在于监管部门权责不明,造成了“谁都管、谁都不负责”的局面。对此,民建中央建议,应在国家层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全国统一执行,同时明确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严格执行问责制。

  四、加大执法力度 延伸监管链条

  据报道,在查办的三聚氰胺奶粉案中,一个涉嫌生产销售数十吨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主犯,最后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而且缓刑三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小组讨论时,来自深圳海王集团的董事长张思民表示,出口国外的食品是要“终身负责”,没有规定期限的,就要终身负责;有期限的,要在有效期内“无限负责”。但在国内,违法成本太低,应该改变这种做法,今后在国内,“你要造假东西,终身禁入是一定的,倾家荡产是必需的。”

  而“违法成本过低”也得到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的赞同,“刑罚较轻,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食品安全执法的困境。”金志国建议,首先,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惩处;其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加快制定信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个人以及企业信用档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后,监管部门要延伸监管的链条,对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监管,时刻不放松监管的职能。

  在今年2月25号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点从“拘役”提高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办公厅主任陈建国指出,修正后的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更为严厉,不仅加重了处罚力度,提高了经济上的操作空间,而且还单独列出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渎职的刑事责任,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据介绍,国务院2010年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作出部署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清理、修订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各环节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多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有效打击震慑了不法分子。赵启正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及各部门会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并且在法律层面上更加严厉,食品安全犯罪可以判处死刑是一种威慑,相关部门也正在加快完善配套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专家解读

  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食品安全关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作,产业界、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切实履职尽责。对“农田到餐桌”各环节食品安全实施严格管控,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隐患,奠定食品安全基础;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素质,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整合监管机构,尽快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体制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圣人言,“知耻者近乎勇”。相比多次食品安全事故中监管者无辜的面目,副总理的“惭愧”直白而坦诚。如果监管者都能这般知耻,都能唤醒强烈的责任感,公众又怎会在“吃”的问题上战战兢兢?而惭愧仅仅是重视食品安全这一问题的第一步,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期盼每个中国家庭都能吃的放心,中国的食品安全感就可能从惭愧到放心甚至是自豪。

  资料来源:

  1.徐日丹:《代表委员聚焦食品安全:期待立法 严格准入制度》,正义网,2011-03-05 22:35

  2.《民建中央关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提案》,人民网,2011-03-03 10:49

  3.《光讲良心不能保证食品安全 安全标准迫在眉睫》,羊城晚报,2011年03月05日 07:55

  4.《陈竺:没有必要的添加剂会逐步取消》,《北京晨报》,2011-03-04 09:28:14

  5.《丛连彪代表: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监控保障食品安全》,新华网,2011年03月06日 10:09:16

  6.《谢子龙代表的9个建议和议案:重点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华网,2011年03月03日10:48

  7.《赵启正直斥食品生产“奸商”丧尽天良 食品企业无诚信必灭亡》,《北京晨报》,2011年03月03日03:46

  8.罗 兵:《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成为今年两会热点话题》,中国质量新闻网,2011年03月09日08:07

  9.《聚焦两会:为食品安全四大顽疾“把脉开方”》,健康报网,2011年03月09日 09:35:24

  10.崔静、罗沙:《两会授权发布:刘佩智委员建议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新华网,2011年03月09日16:15

  11.傅勇涛:《人大代表建议政府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新华社,2011-03-10

(责任编辑:荣蓉)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