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绿色德班特约观察员独家供稿】(作者:孙钰,《环境保护》杂志记者)在德班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是否延续《京都议定书》的问题上分歧严重,德班面临着成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协议的“诞生地”或议定书的“墓园”的选择。
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主张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能够对于“主要经济体”都产生约束作用,要求在德班达成的协议能够反映这一趋势。日本和欧盟还要求成立新的工作组,启动新的减排体系的谈判进程。
沙特阿拉伯则强调,《京都议定书》附件I的所有发达国家应该在下周末前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前提下提出减排目标。针对发达国家提出的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实现减排的前提条件,沙特阿拉伯回应说,“威胁强迫是不会奏效的”。
针对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抛开《京都议定书》另起炉灶的提议,沙特阿拉伯说,部分发达国家试图拆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防火墙,重新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本身、以及公约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减排责任进行磋商和讨价还价,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图瓦卢表示,代之以令全球各国以同一步调集体前进,发达国家的这些提议听上去像是要国际社会集体倒退,而这种倒退会严重冲击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进程。
冈比亚代表最不发达国家表示,一些国家不愿意承诺继续承担《京都议定书》的减排义务,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国内遇到暂时的政治或经济上的麻烦,但这些国家的民众同样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些弃《京都议定书》而去的国家只是想比以往做得更少。一些抛弃《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还想利用议定书的市场机制,而根据议定书,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条件是首先大幅度的减排,这也正是《京都议定书》必须保留的原因。
埃及宣称,德班的谈判目标不应是建立新的减排体系,而是强化现有的减排体系。目前并不缺少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法规,而是缺少发达国家为承担其减排历史责任而履行相关国际法规的实际行动、政治愿望,缺少发达国家承诺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的资源。
刚果民主共和国强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需要划分清楚的界线,要求公约的原则立场和条款得到充分尊重,并保证发展中国家能够得到减排温室气体的资源和手段。
委内瑞拉表示,愿意就促进全面履行公约义务进行各种方式的谈判,但谈判前提是必须在巴厘路线图规定的条件下。
中国呼吁,在经过长达7年的漫长磋商后,相关各方必须在德班完成谈判的预期任务。
为促使德班气候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美国乐施会等16家美国非政府组织联合致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吁美国不要阻碍谈判进程。这16家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信中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希拉里曾引用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敦促各国避免破坏谈判,为寻求可行的解决之道做出建设性的努力,现在是兑现这一承诺的时候了。
2008年11月,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曾表示,“对于美国和全世界来说,几乎没有比解决气候变化更富有挑战的事情”,他还保证,“一旦我当选,美国将会积极参与谈判,带领世界走向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新纪元。”这些非政府组织认为,三年以后,美国则有可能不仅没有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领导者,反而成为气候谈判的主要障碍。美国在授权未来谈判和气候基金上的立场会严重阻碍德班气候谈判的进展。
在授权谈判问题上,美国设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包括发展中国家必须做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减排承诺、无条件地要求主要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技术支持上做出承诺。这些非政府组织表示,执意坚持在授权中加入这些前提条件是在发出这样的信号,即美国不支持授权。
这16家美国非政府组织呼吁,美国应当与欧盟、中国等国家共同合作,推进授权的实现,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这些非政府组织认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的立场上已有很大的进展,美国不应该要求其他国家在谈判还未开始时就同意具体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