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建部无车日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问到公车使用限制情况,这很耐人寻味。
会上披露的信息说,中国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率一降再降,北京由2000年的38.5%下降至不足15%,深圳市从1995年的30%下降到6%。而2012年9月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要求,像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比例2015年应达到45%。
是中国城市市民的觉悟太低吗?这种状况与公车有何关系?记者们盯着公车不放是因为仇官仇富之类的心态吗?
是的,没办法,民众就是喜欢把目光反过来盯在号召让他们“提高觉悟”的号召者身上,记者不过是投其所好,通过提问满足民众的期待。
其实绿色出行的内涵与层次很多,不仅仅限于步行与自行车骑行;受益的也不仅仅是别人,首先包括了所有践行者自身。但民众和记者把目光盯在政府官员及其相关的用车行为上,依然有着充分的理由和理智。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有车与无车已经形成身份高低之别了。花公众的钱、开自己的车的公车一族就更属于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顶级物种。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底层物种往往更重要的情况相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这些顶级物种的能量那么大,对社会生态系统景观的形成有更强的影响力,也理应承担更多责任。很多城市交通体系为什么迅速从传统的以人为本转变为以车为本?强有力的推手就来自公车一族这一独特物种。
像建设步行与自行车交通设施、发展公交及公交的绿色化等事情,本应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分内责任。而民众相信,跟我们普通人一起步行、骑车、挤公交的政府官员,才会有更大的动力更用心地去做好城市的绿色交通建设,这种想法多么朴素,多么真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