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1月3日电今年8月15日,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文章发表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博庭3日在昆明表示,对于整个长江流域来说,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11月1日至3日,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张博庭是在3日举行的“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2013年8月15日,《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报告称,金沙江流域历史上监测到的143种鱼类仅发现17种,密集的水电开发是主因。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表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对此,张博庭予以驳斥,“对于整个长江流域来说,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张博庭承认,水电建设对生态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水电开发中的大坝建设,会阻断河流中鱼类回游的通道,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不利的影响或者是威胁和破坏。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开发一样,长江生态系统的文明进化,也是难免会伴随着某些濒危的鱼类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代价的。但不能把保护生态的理念,教条地用到某一个子系统上。用保护某一条鱼、某一棵草的理由,反对整个社会的进化。
他举例,上世纪30年代的长江大洪水,吞噬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三峡工程建成后,2012年长江出现的瞬时洪峰超过1998年,但下游的长江大堤和武汉等城市的百姓是安然度过。通过工程措施调控了长江的洪水,更适于人类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张波涛表示,在开发利用水电的过程中对河流中鱼类生态系统的某些影响和改变,都是必须要接受的。只有接受改变并妥善的处理好种种矛盾,才能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真正保护。
独家策划:救赎长江生态危机
常见生态系统现状:
据《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1000多头,并呈加速下降趋势。专家警告,如再不加紧保护,长江江豚灭绝的日子将越来越近。这份权威报告披露,考察初步估算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约为500头,鄱阳湖约为450头,洞庭湖约为90头。长江干流中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均下降速率已高达13.73%,超过2006年以前的两倍。鉴于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数量已极其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评估报告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级别。[详细]
"从此次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威胁江豚生存的主要因素是饵料短缺、航运水工等人为因素。"王丁指出,"为了避免江豚重蹈白鱀豚在野外灭绝的覆辙,必须立即综合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双管齐下,减缓江豚灭绝的步伐。"[详细]
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在检测中发现:安徽马鞍山江段出现多种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洋生物”不少是被人们放生进入长江的。专家呼吁:外来物种不能随意放生,否则会对长江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详细]
专家观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