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绿色

中国将于10月份承办今年《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第四次谈判会议,这也是年底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的最后一次谈判会议,你对此有何看法?

贾鹤鹏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这次谈判很难取得太大的进展,希望各方在共识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这是一件好事,有望让更多的中国人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中国在此问题上承担何种角色,对于谈判议程的把握起到什么作用,是否会为坎昆大会埋下伏笔??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中国充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在为此做出努力。 [详细]

左春林 《贵州商报》记者:

  不懈努力将会获得回报。 [详细]

朱国平 《钱江晚报》资深记者:

  中国想表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姿态,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国际社会想藉此,推动中国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发展是要务。但在创造GDP世界第二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称号(中国与国际社会统计有出入),所以作为传统能源消费大国,理应担节能减排。否则,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少了主角。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使得其可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使其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详细]

朱红军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我个人觉得比较困难,造成哥本哈根谈判失败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所以情势依旧不乐观。 [详细]

你对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的预期值是什么?或者你认为今年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能否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坎昆应该会达成一个2.0版的框架协议,但是否会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则未可知。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个人认为,在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上不会达成“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落实推进尚存坎坷,如何指望坎昆大会上出现“奇迹”呢? [详细]

贾鹤鹏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鹏坎昆会议不可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因为从目前各方的态度来看,让步的空间还不是很大。希望坎昆会议能回到巴厘路线图,或者达成类似于巴厘路线图一样的共识,确定各方重新开始朝着法律角度谈判的方向前进。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我对坎昆会议期望值不高,我不认为这次会议能够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我相信这次会议能够在局部领域和某些国家之间达成双边合作意向。 [详细]

夏建宏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我认为坎昆会议不容乐观,未必会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详细]

张小军 新华社主任编辑及科技记协副秘书长:

  不可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最理想的结果是开成一个争议较少的会议。 [详细]

仲伟宁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

  我的预期是发达国家能有些让步,各国和各利益集团能从大局出发做出各自承诺,至少签订一个可操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详细]

左春林 《贵州商报》记者:

  应该可以。 [详细]

朱红军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我个人觉得比较困难,造成哥本哈根谈判失败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所以情势依旧不乐观。 [详细]

你认为墨西哥坎昆的气候变化大会看点是什么?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我将重点关注某些集团(比如金砖四国)内部的双边协议。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依旧的利益博弈、争论、阴谋、妥协、责任与不屈。 [详细]

陈晨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总监:

  能否达成后京都协议,尤其是美国的态度。 [详细]

董纯蕾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部副主任:

  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否能相互走进一步,当然希望发达国家的步伐能更大些。 [详细]

张小军 新华社主任编辑及科技记协副秘书长:

  美国是否会提出对自己有约束力的建议,欧洲在气候变化上的态度是否会退步,印度、中国等国家的集体态度是什么。各相关利益方是否能找到平静理性的方式进行交流。 [详细]

朱国平 《钱江晚报》资深记者:

  主要看点在于美国“老大”是否真的“带头”要做成这件大事,在多大程度上做成这件大事。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需要全球大家庭一起采取行动。光靠小国的呼吁、欧洲的力挺,中印巴西南非等国的承诺都难有效达成目标。一句话,美国不干一切都白搭。… [详细]

近期在气候变化方面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董纯蕾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部副主任:

  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之间的连锁反应,北极格陵兰冰川大崩塌。 [详细]

贾鹤鹏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今年中国各地灾害频发,其中究竟有多少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多少是各种短期因素造成的。特别希望了解目前的这种债。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气候变化的历史研究、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开发,以及建筑节能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关注将于10月4日—9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2010年联合国第四轮气候谈判。 [详细]

李艳秋 《新闻晨报》环境气候新闻部记者 :

  近期气候变化最关注的莫过于我国遭受的天灾人祸。从年初大旱,到南方暴雨,到北方也出现洪涝灾害,到长江水情,到北半球罕见高温,再到最近舟曲泥石流,四川、云南的地质灾害……所有这些,尽管都缘于不同的直接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否都源自同一个庞大的系统呢?四川省说这次的泥石流是10年来最大地质灾害,是否意味着超过汶川地震的危害?… [详细]

夏建宏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什么才是“气候变化”?当前频发的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中国今年的灾害性天气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这个需要一个确切的统计学结论;是否纳入全球变暖的一个依据,也需要一个科学的论证… [详细]

张小军 新华社主任编辑及科技记协副秘书长:

  中国在清洁汽车、智能电网等方面的补。 [详细]

左春林 《贵州商报》记者:

暴雨和泥石流。 [详细]

朱红军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中国的低碳城市潮,以及国家新近的低碳城市试点工程。 [详细]

你如何看待“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阴谋论?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不管是否存在“阴谋论”,我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如何应对低碳经济的到来,我认为应当谨慎对待,仅从我目前看到、听到、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来看,“低碳”一词在中国有被滥用和成为“泡沫”的趋势。 [详细]

气候变化问题的交流方面,您认为记者和媒体担负怎样的道德责任?

迈克尔·卡锡(Michael McCarthy) 《独立报》环境编辑: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歪曲事实 [详细]

方玄昌 《财经》杂志科学与环境组主管编辑:

  在这样的前提下,媒体更应该积极而又谨慎地报道这一话题,让公众明白: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在明天,而要改变这一趋势却在于今天;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在全人类以及整个生物圈,而要控制这一影响则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切实行动;全球升温最终对于人类将是一场灾难,而规避和抵御这场灾难的人类行为,对于大众而言却并非全是“牺牲”,也有获益。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媒体应该不带偏见地报道事实,爱国的责任由政府来承担。 [详细]

苟德平 《商界时尚》杂志副主编:

  媒体所需要做的不是宣传,而是提供信息。媒体的责任是努力将气候变化的信息及时向大众传播,分享,当公众可以自由、大量地接触到这些信息时,他们会根据常识做出自己的判断。常识会教会他们:新鲜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不受污染的土地,是个体幸福生活的保障,他们因此会潜移默化地关注这一话题,尤其是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城市,在气候问题上的资讯。而关注,最终将转化成行动的力量。 [详细]

夏建宏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了解真相、传播真相。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媒体当然应该起推动作用。但媒体在做相关报道时必须克制自己的盲目情绪,不能盲目地“顶”或“踩”,须保持公正客观和实证,这样的舆论推动才是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 [详细]

朱国平 《钱江晚报》资深记者:

  媒体人如同航船上的了望者,要首先发现暗礁险滩,引导航船安全航行。气候变化问题如同人类生存进程中的危险暗礁,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广而告知。近年来,国内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从茫然到有些了解,并慢慢趋热,媒体起到了传播知识、信息的作用。不能说媒体的作用立竿见见影,但它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对倡导低碳绿色理念、甚至推动政府决策起到了作用。 [详细]

朱红军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去伪存真,启蒙新知,呼吁社会责任。 [详细]

阿莱简德拉·盖洛(Alejandra Gallo) 阿根廷《号角报》经济记者:

  依我看,记者对所有新闻都承担同等程度的道德责任。我们务必竭尽全力,利用我们所有的方法,做好新闻工作。就气候变化而言,我们必须努力深入问题,找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力图将科学研究成果和普通人民即将面临的情况联系起来,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联系,让大家知道气候变化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必须让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参与进来,立刻采取行动,那么我们的生活、子孙后代的生活都会深受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媒体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详细]

米尔·穆卡兰·侯赛因(Mir Mukarram Hossain) 孟加拉国自由撰稿人、纪录片制作人:

  我认为,记者应当在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问题上充当催化剂。他们能够可以把受害国的声音传达给国际社会,并监督适应措施的可持续性。由于气候变化对大量人群造成损害,对此,记者群体承担着一定的道德责任。当“提高意识”作为抗击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时,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自然就成了记者的道德责任,因为媒体的作用就是传播知识,教育人民。 [详细]

迪奥达斯·马克斯·穆法格拉(DEODATUS MAR) :

  记者肩负着“让社会各界通过做出明智决策,对气候变化影响做出响应”的道德责任。这就是说,记者必须根据足够的科学知识,提供正确的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信息。作为教育者,记者自身必须充分了解气候变化问题才能教育他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记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导致他们的报导沦为散播恐惧情绪,关注细枝末节,追求轰动效应,以及描述可疑的灾难场景。各界人士都知道大涝大旱,所以没有必要再去告诉人们这些情况;相反,他们应当了解的是,为什么极端灾情频发,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因为即便面临气候变化,人们也要继续生活下去。记者必须让各界人士了解:气候变化不会席卷一切,生活不会就此绝望,他们仍然可以采取措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生活下去。… [详细]

迪伦·麦加里(Dylan McGar) 南非罗得岛大学博士生:

  在气候变化的时代,记者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建设性对话的推动者。在COP15的历次谈判中,记者很可能是其中最高尚、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因为他们使世人了解了在哥本哈根发生的一切,以及气候变化的真正含义。此外,记者还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功能:他们建立了亲密的、私人的空间,使公众和普通公民可从中窥见到不可阻挡的气候变化的整体形势。因此,记者负有教育、告知公民的重大责任。他们在宣传和维权活动中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能提出那些奋战在应对气候变化前线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能揭露或解释各国的政策和实践中复杂的、有时晦涩难懂的部分。不管他们自己喜不喜欢,记者、作家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都是社会活动家。我们不可能在报道气候变化的时候忽略它对人权的大规模践踏。 [详细]

你认为关注气候变化,最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方玄昌 《财经》杂志科学与环境组主管编辑:

  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然是各界对于全球升温这一事实形成共识。在主流科学界,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这依然成为一些政府和利益集团不愿意履行责任的借口。 [详细]

贾鹤鹏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就气候变化问题本身而言,最应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能力建设,从而让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多有助于贡献对气候变化了解的东西以及谈判的基础…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公民教育和技术革新。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首先要科学的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其次要正视现实努力改变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详细]

苟德平 《商界时尚》杂志副主编:

  我认为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和民众(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民众)观念的转变,应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伴随幸福感的提升。因此在发展经济上,应更关注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包括水土流失、河流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这一观念很难改变,但应努力推动,唯有这样,全球各国和民众才会在环境问题上取得某种程度的共识,才能携手并进… [详细]

陈晨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总监:

  低碳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详细]

董纯蕾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部副主任:

  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必须和政治区分开来。 [详细]

夏建宏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正确理解发展(政府层面); 正确理解生活质量(公众层面)。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地区平衡问题。发达国家是否能表现出更高的姿态,而不是一味要求其他国家与其做到目标数据的看齐。 [详细]

你身边有没有因气候变化问题而改变的人、环境或事物?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深刻感受到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后,中国传媒界,尤其是从平面媒体开始,掀起了一波“绿色”浪潮。 [详细]

贾鹤鹏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因为单纯的气候变化问题而改变的人并非很多,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事业。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有。很多人开始有了节能意识。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

  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公众话题,没有人愿意自己或后代的生活因为气候变化而遭到损害,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建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 [详细]

在你做气候变化方面的报道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是什么?

仲伟宁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

 我做气候变化报道不算多,但是每一次都印象深刻。2009年5月份,我和我的同事经历了24小时在青藏高原爬冰川的难忘经历,在那一天里,我们看到了因为气候变化,湖水上涨的藏民卓嘎一家不断搬迁的情形,看到了雪线后退,冰川消融的现实。采访很累,但体验到了气候变化的恶果。 [详细]

陈晨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总监 :

  环境交易所在中国各地大热,却缺乏可交易物碳额,国家政策滞后哦。 [详细]

你觉得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起的作用重要么?

张小军 新华社主任编辑及科技记协副秘书长:

  群体性的个人生活习惯改变,可以改变气候变化进程。 [详细]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个人所能做的就是节约,以及适度地改变生活方式。 [详细]

史少晨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如果这个人是企业的高官、机构的领导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你觉得他们所起的作用有多重要呢? [详细]

夏建宏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辐射他人,决定社会;因为个人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可在人际传播、扩散,个人通过选择消费方式,可以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而决定社会的发展模式。 [详细]

张翔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重要。聚沙成塔,应该是个不错的比喻。 [详细]

左春林  《贵州商报》记者:

  重要。每个人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份子,功不可没。 [详细]

朱红军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重要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详细]

编者按: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工作组会议10月4日至9日将在天津举行,这次会议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坎昆会议成果。
  •   搜狐绿色特别策划“寄望坎昆”系列专题,用10个问题贯穿始终:气候变化对我们来说倒底意味着什么?

“气候变化10问50人”活动介绍:

  •   “气候变化10问50人”活动由搜狐绿色频道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我们将采访媒体、政界、商界、NGO等社会领域的50个人,每人回答10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
  •   从不同人口中得到的回答将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让我们从社会各个角度关注这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战略合作伙伴:

我来说两句更多留言>>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大卫·瓦依纳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帕蒂·科尔特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迈克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菲利普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让·马克·弗勒里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陈星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贾鹤鹏
大卫[简介]
英国文化协会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
梁丽博士[简介]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气候变化总监
帕蒂[简介]
媒体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独立专家
迈克尔[简介]
《独立报》环境编辑
查看“10问”回答
菲利普[简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项目执行主任
马克[简介]
世界科技记者联合会执行主任
查看“10问”回答
陈星[简介]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副院长
贾鹤鹏[简介]
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查看“10问”回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方玄昌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袁越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黄杰夫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卢卡·卡拉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丹尼尔·伯泽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贾扬达·巴苏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伊奴图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朱国平
方玄昌[简介]
《财经》杂志科学与环境组主管编辑
查看“10问”回答
袁越[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黄杰夫[简介]
FT中文网“碳市场”专栏作家
卢卡·卡拉[简介]
科技、环境和健康问题记者
丹尼尔[简介]
柏林龙头城市杂志《西提》编辑
贾扬达[简介]
《电讯报》记者、媒体与传播专业人士
伊奴图[简介]
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执行制片
朱国平[简介]
《钱江晚报》资深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于达维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章轲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史少晨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辛本健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苟德平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江世亮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李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李心成
于达维[简介]
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记者
章轲[简介]
《第一财经日报》首席记者
史少晨[简介]
搜狐绿色频道主编及创办人
查看“10问”回答
辛本健[简介]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主编
苟德平[简介]
《商界时尚》杂志副主编
查看“10问”回答
江世亮[简介]
《文汇报》科技部主任
李乔[简介]
《上海科坛》杂志执行主编
李心成[简介]
华龙网记者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陈晨星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董纯蕾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李艳秋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吴传震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夏建宏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张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张小军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仲伟宁
陈晨星[简介]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总监
查看“10问”回答
董纯蕾[简介]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部副主任
查看“10问”回答
李艳秋[简介]
《新闻晨报》环境气候新闻部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吴传震[简介]
《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创建人
夏建宏[简介]
《自然与科技》杂志科学编辑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张翔[简介]
《新发现SCIENCE&VIE》杂志副主编
查看“10问”回答
张小军[简介]
新华社主任编辑及科技记协副秘书长
查看“10问”回答
仲伟宁[简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左春林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朱红军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水口悟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利安得·F.M·坎迪埃罗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赵弘燮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迪奥达斯·马克斯·穆法格拉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科莫尔·奴雷迪恩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本尼迪克特·坎哲布·坦波
左春林[简介]
《贵州商报》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朱红军 [简介]
《南方周末》报社编辑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水口悟[简介]
日本环境记者、环境公共关系作家
利安得[简介]
津巴布韦广播控股公司广播制作人
赵弘燮[简介]
韩国《韩民族日报》环境通讯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迪奥达斯[简介]
坦桑尼亚环境记者协会培训师
查看“10问”回答
科莫尔[简介]
土耳其《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主编
本尼迪克特[简介]
赞比亚《每日邮报》撰稿人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玛利亚·盖洛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米尔·穆卡兰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李·弗洛尔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艾莉森·肯沃德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奥列西娅·穆库科瓦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帕拉瓦·巴格拉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布里吉塔·伊斯沃罗?拉克斯米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保罗
阿莱简德拉[简介]
阿根廷《号角报》经济记者
查看“10问”回答
米尔[简介]
孟加拉国自由撰稿人、纪录片制作人
查看“10问”回答
李·弗洛尔[简介]
加拿大科学自由撰稿、学生人
艾莉森[简介]
加拿大自由科学作家、化学博士
奥列西娅[简介]
德国电视二台新闻工作者
帕拉瓦[简介]
新德里电视台科学节目工作者
布里吉塔[简介]
印尼群岛罗盘传媒编辑
保罗[简介]
爱尔兰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莫娜·查米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阿德里安娜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丹尼尔·里斯
气候变化全球媒体论坛:迪伦·麦加里
莫娜·查米[简介]
《科威特每日火炬报》记者
阿德里安娜[简介]
墨西哥《改革报》记者
丹尼尔[简介]
挪威特恩斯盖洛普气候测量创始人
迪伦[简介]
南非罗得岛大学博士生
查看“10问”回答
版权声明:本专题设计、图文归属搜狐绿色频道及相应作者;版权所有,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总策划:史少晨   专题制作:彭晓明 吴祎   Style设计:荣蓉 郑妍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