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绿色

自然大学发起人:环境保护的未来在于公众

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在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支持一个项目也可以反对一个项目。无论你是住在附近的人,还是远离项目区的人,因为,“无人之处未必无公众”;因为,环境权益不仅仅是区域的权益,而是人类的共同权益;也因为,环境保护的唯一希望在于公众,只有所有有决策力的人,意识到这一点,邻避运动就可能“良性循环”,取得其应有的“社会纠编”和“决策扶正”的效益。

冯永锋:

环保机构"自然大学"发起人

工作经历:

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
环保机构"自然大学"发起人
2006年撰写环保科普报告文学《拯救云南》
2008年4月份出版环保报告文学《没有大树的国家》

PX项目让更多民众认识环境运动

因为想要修京沈高铁,规划中的路线,要通过一些密集的居民区。于是有人就不乐意了,出来想要和建设者对话,看能否找到更妥贴的办法。因为要修建大型炼化的PX项目,这个庞然大物离居民区不远也不近,住在旁边的人和不住在旁边的人,都有些忧惧,于是他们也站起身来,想要和主事者们,讨论讨论。因为要修建垃圾焚烧厂,“科学选址”时,随意地定在了某个居民区附近,于是,一场场让主导者们意料不到的对话和博弈,在明里暗里启动了。

我个人了解的邻避运动,大概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的。那时候,我关注到了与生态保护有关的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运动、滇金丝猴保护运动,我也关注到了怒江的水电站开发纷争,关注到了虎跳峡的水电站建设冲突。当时比较天真地以为,水电站的建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式邻避运动的主流。

后来,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关注到了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引发的公众抗议与争论。开始时,是关注北京的六里屯,广州的番禺,南京的江北,上海的江桥,武汉的盘龙;后来,仅仅是北京,就关注到了阿苏卫、高安屯、南宫、鲁家山、西二旗、苏家坨等与垃圾处理有关的公民争议事件,还关注到了北京的百旺家园高压线、京沈高铁、通州天然气发电厂,等等。而在广东,也关注着花都垃圾焚烧厂、惠阳垃圾焚烧厂等的历史进程;在杭州,关注着滨江垃圾焚烧厂的进程;在上海,关注着曹路垃圾处理厂的进程。在江苏,关注着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厂13亿元投资如何在当地公众的抗议下,变成了一堆废铁;关注着南通海安的一个县级垃圾焚烧厂,如何让一个住在附近的家庭生下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孩子。在河北,关注着秦皇岛西部垃圾焚烧厂如何在当地农民的抗议下,建到半截而成了一堆废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环评机构还是谋划上市的垃圾焚烧公司,都在农民面前集体丧失了权威感和基本可信度。<详细>

可让企业项目风险前置

将这些事件简单地总结一下,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一个叫预先防范型,一个叫事后抵制型;一个叫生态保卫型。前二者往往是针对污染企业而发生,而后者则针对天然生态系统保护、物种保护而启动。

在这些发生的类型中,有些是纯粹只有当地“维权团体”甚至是“维权个体户”在参与,而环保组织、公共知识分子甚至媒体都很少介入。有些则纯粹是环保组织和某些意见领袖的积极发动,当地公众甚至毫无觉察或者不为所动。有些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疑似污染企业,有些则面对的是零散而无规则的“自然盗贼”。

邻避运动确实不是刚刚兴起,但邻避运动的“兴盛期”确实刚刚到来。它的到来需要诸多条件的耦合。社会的暖化,知识的普及,公民意识的提升,社会公众与财富往来的经验到达一定的程度,公众自由发展的独立意志得到一定的“真实训练”;加上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上网络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应用。这都给邻避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崩溃,已经超出了公众忍耐的极限,公众再也不相信,以破坏环境的方式获得的发展,还可能给环境带来益处。<详细>

冯永锋:环境保护的未来在于公众

任何人都是环境决策者

决策不透明带来的决策不善良,让大量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推后到了各种污染企业和生态破坏项目建成后才开始给社会施加压力。于是,公众只能通过忍受污染来消解这些风险,环境只能通过“自毁前程”来避让人类的诸多伤害。于是,当时努力推进项目上马的政府和企业,在项目建成之后,才发现这个项目给自己带来的是“终身不破的噩梦”,因为,环境风险一旦变成环境污染,社会风险一旦变成公众抗争运动,那么,污染不解除,公众一天得不到基本环境权益的保护,当地的社会就永远存在着动荡和冲突,当地的环境就永远在一天天恶化,当地公众的身心健康就一天天地被摧毁,当地的社会发展就陷入崩溃的边缘。

因此,邻避运动虽然表面上是社会的“冲突”,其实,它推动的必然是决策的正确化,它带来的是风险前置和困难预先化解。因为任何一个项目,不仅仅要有可行性研究,更要有不可行性研究;不但要有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解析和保证,更要有对当地环境和社会带来风险的大量预测和评估。而邻避运动,恰恰是及时地提醒了决策者们,必须重视每一个经济动作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

在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支持一个项目也可以反对一个项目。无论你是住在附近的人,还是远离项目区的人,因为,“无人之处未必无公众”;因为,环境权益不仅仅是区域的权益,而是人类的共同权益;也因为,环境保护的唯一希望在于公众,只有所有有决策力的人,意识到这一点,邻避运动就可能“良性循环”,取得其应有的“社会纠编”和“决策扶正”的效益。<详细>


绿金时代访谈之一
雾霾天拟对公务车辆实施限行

绿金时代访谈之二
呼吁征环境税 造成危害都需缴税

绿金时代访谈之三
云南干旱非偶然 自然人为导致




首届中国绿金奖
绿金变革 人理念到行动

第二届中国绿金奖
3.0时代的企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