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绿色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个别省份意见强烈 尚难动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建设目标明确标示,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12月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10月通水。而西线工程则因种种原因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难点在于兼顾经济、政治和环境的综合因素。用一位观察人士的话说,“这会打扰大自然母亲,可人们不能不喝水。”就南水北调“新工程”的现状和前景,东、中线一期工程总结以及如何看待西线工程的困境等难题,搜狐绿色制作专题为您解答这些疑惑。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四川意见强烈 西线工程被搁置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度总体安排,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12月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10月通水。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是同时批下来的,但为何如今只有西线工程还没有动工?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西线工程说起来确实慢了,因为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些不同意见还很强烈,所以就把西线工程前期工作给放下了。

   受西线工程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四川,意见也比较强烈。因为这个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支流雅砻江以及四川境内的大渡河调水到黄河上游,尽管一、二期工程仅调水90亿立方米,加上三期也才170亿立方米,比起长江每年近万亿立方米的水量算不了什么,但毕竟对下游四川有直接影响。

反对西线工程 并非反对调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表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经费一直没有拨付,直至现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拨付了一笔研究经费,用于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建成通水后,能否通过扩大供水规模增加黄河下游引黄区域目前的供水量,减少引黄水量,最终把置换出来的黄河水调配到中上游地区。

   王浩认为,对于反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人,不是反对调水,而是不同意提出的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现在,有些人支持“小江调水”方案,即在三峡水库重庆开县小江段取水,利用三峡电力将长江水提升380米,送往城口,然后通过305公里的输水隧道、渡槽和长120余公里的天然河道,穿过秦巴山地。它在咸阳附近入渭河,最后进入黄河,经黄河小浪底水库调节后供水,也称为“三峡水库引江济渭济黄工程”方案。

西线施工困难 需尽快启动前期工作

   记者:南水北调三条线路需要同时推进,那么西线工程是否能尽快启动前期工作呢?

   鄂竟平:国家层面也开始重视西线的现实情况了,有望尽快启动前期工作,三五年内或可能有眉目。根据我的经验判断,西线工程就算今天开工,也得15年以后才能通水。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施工条件,得人为创造条件去施工。首先修路就得修3年,完了以后主体工程施工,那还不知道有多少想不到的困难。

   王浩:我的意见是,要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和泥沙淤积河道萎缩问题,必须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西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宜采取分两期实施。一期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前两期工程合并,从雅砻江、大渡河的干支流上七个水源点调水80亿立方米,二期从金沙江上游的通天河调水80亿立方米。至于建设周期,我认为会比原来预计的10年左右要快,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一年后的某天,如果你身处京津,美美喝上一口清水,可曾想到,它们也许来自千里之外? 明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通水。届时,京、津、冀、豫4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的居民,将喝上引自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源源清水。饮水思源。在工程的最源头,地处丹江口库区的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南阳市做出了巨大牺牲——两市移民34.6万人,关停、搬迁企业800多家,水位上升导致地灾频发。

移民——中线工程规划搬迁人口41.1万,丹江口库区占34.6万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丹江口水库大坝开始加高,拟将水库蓄水位由157米升至170米。十几米的高度,关乎几十万人的命运。中线一期工程规划搬迁人口41.1万,丹江口库区占了34.6万人。工程的实施,十堰需要安置移民18.2万人,淹没耕地12.46万亩,库区人均耕地仅剩0.5亩,部分村组人均耕地不足0.2亩。[详细]

造地——让沃土随移民一起搬家,十几万亩取土区的表土搬离

   搬出来的移民,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安居更乐业,始终牵动着库区国土资源人的心。中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显示,根据实物指标调查,工程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122.48万亩,其中耕地82.3万亩。

   这些被淹没、占用的耕地,曾经是移民赖以为生的口粮田。搬出来的移民,绝大多数仍需要靠种田为生,让沃土随移民一起搬迁,移土培肥为移民新造耕地——库区国土人不谋而合。[详细]

护水——否决污染项目、整治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地灾

   作为中线工程的“大水缸”,丹江口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直接决定南水北调的成败。在丹江口库区,护水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库区国土资源人成为冲锋在前的生力军。

   护水的重担,地处渠首的淅川首当其冲。大坝加高后,库区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淅川境内占504平方公里,为水面总面积的近一半。淅川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库区水质好坏。[详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调水工程之密集、调水量之巨,世所罕见。这些耗资动辄百亿的调水工程,固然为GDP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密集调水、大规模调水引发的负效应却被人为忽略。当下海河流域众多河流断流、污染严重,黄河入海水量不及上世纪50年代的一半,都与众多调水工程密切相关。

利益博弈:补偿方案不满意

  西线之所以引起争议,一是和人们非常关注水利枢纽工程有关,另一方面,人们担心跨流域调水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据说,当西线调水投资高达3000多亿的消息传到规划中调水点四川甘孜和阿坝一带,地方官员一度十分高兴,对调水补偿抱有很高期望。但补偿方案只列出了淹没损失,距离当地政府的期望甚远。

水利部的官员则认为,通过一个调水工程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地方官员认为如果后续扶持不到位,将对长江上游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工程施工完成后,要恢复和保持长江上游作为生态屏障的功能,需要花大量费用用于移民安置和环境治理。

调水背后:环境生态遭受损失

经过几十年密集调水,在中国各受水城市享受调水红利的同时,环境生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国际上现行的河流开发标准是调出水量一般不超过河流总量的20%,加上它本身的用水,开发利用率不超过40%,这样就基本不会影响河流以及河流两岸的生态。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均未正式通水,暂时还不能观察到长江初步调水后的负效应。但对作为中线源头的汉江,多名学者指出,中线调水后,汉江襄樊段水位下降严重,水污染将加重,水生鱼类可能大幅减少。

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南水北调后或将导致长江入海口遭受更大程度的咸潮倒灌,从而影响上海的饮用水质,造成水源危机。

最后手段:调水有必要 却不可轻易使用

现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水资源的天然分布和社会经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调水有必要。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建设了许多调水工程。

然而调水是最后的手段,必须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万不得已再调水。王浩说,要像防止战争一样减少跨流域调水。意思就是,战争是解决问题最后的手段,跨流域调水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能不调水就不调,万不得已了才调。

网友热评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