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访谈实录】
搜狐绿色频道绿色选择访谈现场(搜狐-王玉玺/摄)
访谈背景及嘉宾介绍
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王颖春):搜狐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绿色频道举办的“碳交易——世界形势与中国定位”的访谈现场。今天我介绍三位嘉宾之前想先引入一个小的开场白。1968年美国有一位学者叫哈丁,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共有地悲剧”,他这个理论核心是讲什么呢?就是说人类每个个体、每个国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整个群体利益就会受损,所以人类未来的前景是黯淡的。而就在上星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颁给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是首次获奖的女性,她有一个中文名叫欧玲,她这次得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经过了一系列大量的实证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在面对不同的危机和困难的时候,完全有能力找到一套办法,去破解这个困难了危机。我觉得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把奖颁给了欧玲并不是巧合,它或许谁明人类完全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共有地悲剧”。其中,应应对的方法之一,便是利用金融与市场机制,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碳交易——世界形势与中国定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参与访谈的三位嘉宾:
第一位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副总裁黄杰夫先生。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跟天津20多家企业,开展碳减排的活动,这方面他有很多的实战经验。
第二位嘉宾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宏伟先生。他在碳交易、碳交易方面有非常多的研究,他本身也是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的成员之一。
第三位嘉宾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猛博士。就在上个月,央行跟芝加哥环境交易所在天津成立了一个中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梁博士就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今天到场的三位都是在碳交易、碳交易领域非常资深的专家。
世界碳交易格局:
欧盟总量控制下的远期碳交易量09年预计可达50-60亿吨
美国尚无强制碳交易体系,但部分州政府已进行了强制碳交易
进行这次谈话之前我想先抛给三位嘉宾一个问题,来阐述今天的背景。第一个问题想问黄总,我们知道碳交易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能不能用三言两语去介绍一下,世界碳交易的经验是什么?现状又是什么?给杨主任的问题就是,现在中国碳交易的现状是什么?中国在发展碳交易的立场跟态度又是什么?给梁博士的问题是,现在结合您的研究,我们中国最有可能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我们的碳交易?
黄杰夫:谢谢主持人,简单来讲,碳交易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创立金融,以二氧化碳为载体,形成碳交易或者碳市场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总量控制。由于总量得到了控制,企业通过市场方式,把它的排放进行交换。简单来讲,就是这样的市场机制,叫碳市场。
目前在国际上来讲,有几类的碳市场,最大的一类就是所谓强制的《京都议定书》下的欧盟的碳交易体系,这是在欧盟的国家强制采取的总量控制下的碳交易。这个市场去年整个在远期或者期货市场成交的吨位,去年是28亿吨,今年估计会达到50—60亿吨。
还有一个在美国正在讨论的“强制碳交易”这样的法案,美国目前还没有强制的碳交易体系,但是美国东北部州的州政府已经进行了强制碳交易。
第三个市场,就是所谓的自愿市场,主要是以我们芝加哥气候交易所6年以前在美国推出的企业可以自愿的按照交易所的要求给自己的排放设立一个上限,当然加入这个体系,就得按照有法律效益的合约进行交易,这种交易也是半强制的。基本上是这么三大类,另外我们也知道,包括CDM这样的碳市场,CDM本身并不是一个碳市场,而是欧盟强制碳市场里面补偿性的机制,全名叫清洁发展机制,是一个机制,是一个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所以大家在听到碳交易或者碳指标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你的碳指标,因为都叫碳指标,一个是我刚才说的总量控制叫碳指标,一个是在总量控制之外与总量控制有关的补偿机制下的碳指标,所以这两类碳指标还有一些区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