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节:专家眼中的新能源汽车
王秉刚:新能源车私人消费的意义等同于轿车进家庭
王秉刚 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 |
王秉刚:感谢搜狐邀请我来参加这么一个活动,刚才听了两位的介绍,比亚迪的F3双模式我在深圳试驾过,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日产这款车我还没开过,希望有机会去武汉试驾体会一下。我知道这两款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比较有点的,也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
今天我想就最近出台的四个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开展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通知就这个内容说说我自己的一点认识。这个通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上海、深圳、长春、合肥、杭州五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补贴试点,另外一个是在全国给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反响还是很大的,我认为是中国政府在最近出台的一个重要的引导性的政策。这个政策的酝酿时间是很长的,有好几个月,在很多方面征求意见。关于这个政策的背景大家应该关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些讲话,这些讲话可也是制定这些政策的一些大的背景,比如说今年3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说,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要有利,可以跨越他们走过的阶段,但如何走向实用化、产业化、规模化,还有两个关键问题要解决。一个要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另外需要制定鼓励消费政策,完善服务网络,为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温家宝总理去年11月在一个会议上说,“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充分的论证,尽快确定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的措施”。也是说到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技术路线的,还有一个强调市场推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看到领导人一方面关注技术研发,一方面关注市场运作,怎么样进入消费市场,这是我自己认识这个政策大的背景。
我们现在讨论节能的新能源汽车的进入市场方面,常常会听到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太高,所以现在还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可能要具备相当长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让它技术成熟了,成本下降了,具备与传统汽车竞争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现在是有点着急了,有点拔苗助长的想法,还是有不少人有这种想法。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尤其这几年电池技术有了挺大的进步,我们应该抓紧时期研究适合于目前这种技术情况下的产品路径,然后加快培育市场,通过市场带动技术进步,再带动成本的降低。而且认为中国人不能再观望,中国人要不失时机做这件事情。
这两种观点我觉得各有道理,当然总的来讲,我可能更倾向于后面的这一种主张。总的来讲我们不能观望,中国搞新能源汽车时间追溯到最早也搞了十多年,世界上这一方面的技术也有了很多的进步,现在并不是一点条件都没有。但真正说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动汽车还不具备与传统汽车竞争的能力。我们应该在国家的补贴鼓励政策下小范围地开始来实验,开始示范。通过小范围的实验示范来营造一定的市场,从而对技术路径进一步进行研讨,通过实践来认识。不然我们总是在研究,我们到底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消费者真正感觉是什么?我们充电的问题要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必须通过实践去解决。我们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综合一下,目前我们大规模进入市场还不具备,但应该从小规模范围入手,从试点示范入手,由政府补贴来减轻企业在开始阶段的成本负担,加快新能源汽车成熟,推动它尽快进入市场,然后走向规模化。
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四部委私人补贴的意义。第一个,目前已经开始推广的二十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是以公共交通领域为主导的节能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以混合动力为主。新政策补贴的五个城市是以私人购买为主,而且主要是纯电动车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从二十个城市到这五个城市,从公用领域进入私人消费领域,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这样讲,汽车只有进入私人消费者的市场,汽车才能够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兴的战略性产业。
我在搜狐博客上写了这样一段,还是挺有反响的。我把它比成当年大家讨论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如果轿车不进入家庭我们现在能变成世界汽车产量第一的国家,能变成年产一千多万辆汽车的大国吗?同样电动车如果不进入私人消费领域,不进入家庭,新能源汽车也不会变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产业。因此这个政策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意义是非常大的。
第二点,新能源汽车能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要接受非常严厉的考验。公共汽车是公家经营的,政府可以下达指令,有意见可以向政府提,钱不够由政府贴。但是私人购买汽车如果糟的话,如果不好用的话就要骂街了,可能要把这个厂骂臭了。这个厂的产品可能要没有市场了,品牌要搞砸了。所以说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进入消费市场,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的考试。
个人用车对性能十分挑剔,对价格特别敏感,还有服务和使用方便性。这个考核如果通过,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才有希望。这五个示范城市能否取得进展,能否取得成功,我们还要等待。而且它对今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好是坏都有巨大的影响。
怎么样做好这件事?我有一些想法:第一个,我认为各个汽车厂要认真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我对比亚迪F3很欣赏,我总说比亚迪在中国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先锋,但是这辆车是不是最佳的技术路线,我觉得还应该再研究。因为要进入私人消费的话,这个车一定要好而且还要便宜。按我的观点电动车不能整太贵了,冲着高档车去的话这个方向不一定很对。而且新能源车一开始使用肯定不方便,充电不像加油站那么方便。我们买一个车肯定比燃油汽车不方便,如果还贵我想就没有人买了。所以应该让消费者买得不贵使用便宜,来补偿不方便,这样新能源车才有可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又不方便,又贵,这个技术路线就不是好的技术路线,只能做少量的一些演示,想让消费者接受比较难。
第二个,企业要认真解决充电的方便性,而且我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在停车地点充电,而不是到充电站去充电。大家很难想象每天都要开到专门的充电站去,中国的城市已经非常拥挤,不可能建设像加油站那么大密度的充电站,应该采用在当地夜间停车地点充电为主的方式。
第三,对进入五个城市的这些整车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企业,首先要鼓励竞争,同时要适当的集中。刚才有人问我日产的车能不能进入五个城市的试点示范,当然我不能来解释政府的政策,我的理解起码是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的汽车产品,他不可能补贴到日本去。目前补贴是给企业,不是直接补贴到消费者,包括合资企业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这五个城市虽然试点规模很小,我相信国家还会是要集中重点扶持一些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包括电池、隔膜、电池材料,要有支持重点产业,既是市场行为,又是国家行为。国家下很大决心拿这么多钱就想通过五个城市的试点搞出一定规模,扶持出一定的产业。
最后一点,我觉得整个过程应该制定科学的时间表,顺势渐进。从政策下来到我们看到五个城市的车队在跑,我觉得需要两年时间做准备。这段时间里面我们产业要做准备,充电电网要做准备,服务体系要做准备,政府的宣传包括政策都要完善。我相信还有一系列政策要出来,我们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还能看到国家还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