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绿色频道 > 绿色访谈

发改委李俊峰:推动低碳经济首先需要企业转型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7月05日19:55

  在2010年7月4日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低碳包括了全新的低碳经济体系、全新的低碳能源体系和低碳的产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需要太阳能、风能、核能,还需要一批好的企业。企业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没有企业的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转型,首先是企业转型,企业不转型是没有办法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

  以下是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我简单的跟大家谈谈低碳的概念和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因为低碳的问题,目前还在概念之中,大家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只是跟大家共同谈谈,不一定对。

  低碳是如何引进的,低碳是怎么出来的,我们发展的问题和瓶颈在那里,出路在那里。

  到目前为止气侯变化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大家知道在2007年巴厘岛开会的时候,大家是群情激愤,大家认为信心很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大家浇了冷水,到现在几乎没有人谈低碳的问题,不是因为大家缺钱,而是对此问题未认识清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用了三、四个月份20国集团共同约定救市,美国拿出8000多亿美元,中国拿出4万亿元,虽然至今金融危机仍然未过去,大家还是认真的对待。

  哥本哈根高调的说每年纳入100亿美元,大家想想金融危机的几万亿元和一百多亿美元相差很大,大家未认真的做,气侯变化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结论,无论是否对,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我就不说了。对于我和全球而言都是困局,2015年气侯变化不能升2度,2015年温室排放的上线是136亿吨,下线是105亿吨,去年我国排放了90亿吨,美国接近80亿吨,一个国家就会超过上线,因此不进行低碳革命是没有办法的。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推动,更多的是国家利益,大家是同坐一条船,但是136亿吨划分的话,美国在2015年是15亿吨,欧洲27个国家是10亿吨,中国能给多少,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

  昨天北师大的老师说能够给中国多少容量,全球不可能100亿吨都给我们,虽然未能达成协议,大家力图在公平的情况下,将温室控制在2度以下,因此只好做低碳,中国最大的难点在于失去了低价利用能源的机会。小平同志说不争论,既要有计划,也要有市场。1998年才认认真真的谈市场经济,有人认为世贸不好,但是规定了这是唯一的世界经济体系,昨天人民银行的领导就说了,多年来,我们被起诉的最多,因为我们加入了WTO,但是我们要执行该规则。

  目前,还没有办法克服过去走过的道路,20年前就说过,不能重复走别人的老路,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八十年代就提过,但是目前还是照样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走,别人走过的路照样走。目前,没有一个是我们的榜样,而且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任何国家都未碰到过的。

  1949年到1989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10亿吨煤,1989年—1994年搞了第二个10亿吨煤,全球去年消耗了58亿吨原煤,中国消耗了32亿吨,我们怎么办,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找不到一个低碳的标杆,美国消耗煤炭是10亿吨标准煤,欧盟是10亿吨标准煤,日本少也是7亿吨标准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的,因此中国的情况确实是很难的。

  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保持在9.1%,煤炭消费按照官方的公布占40%,实际是占了52%,我们生产了14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业生产了1400辆车,我们期待十二五有所转变,但是很难的。

  我们做快不困难,做好不容易,做大不困难,做长久不容易,这是企业的特点,很多人担心做不快,经济学家说保8%、保9%不困难,但是用什么为代价,昨天有嘉宾说我们用跟美国同样多的货币和能源保证了8%,但是从哪里开始做我们不知道,八十年代开始讨论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一个千瓦就可以过好日子,因为英国和意大利用一个千瓦就过好日子了,我们现在不承认了,因为已经达到了一个千瓦了,希望现在过好日的代价是人均二个千瓦,如果按照15亿人计算是30亿千瓦,现在全球是42亿千瓦的装机,中国是30亿千瓦,怎么对应105亿吨和136亿吨的碳排放,因此我们怎么考虑,从交通、住宅、生活态度上考虑。

  按照目前的思维还是延续20世纪的方式,我经常放炮,大家抓住我的话来说,现在打着低碳的口号做着高碳的事情。最近刚出台了汽车的补贴,叫做节能汽车,只能提高1%,2002年只卖200万辆,去年卖了1400万辆,1—5月份比去年上涨了60%,今年可能突破2000万辆,车的效率提高了10%,2002年和2010年汽车市场上涨了10倍,效率提高了10%,这是无济于事,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变。

  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奥巴马提出的,全世界都要改变,但是中国改变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低碳的内涵不讲太多,包括了全新的低碳经济体系、全新的低碳能源体系和低碳的产业体系,都做好了才可以的,不仅仅是新经济,有人说发展低碳就是发展新能源,实际上不是的,不仅仅需要太阳能、风能、核能,还需要一批好的企业,否则不可能做出低碳的经济。

  企业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没有企业的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转型,首先是企业转型,企业不转型是没有办法的。

  例如上海电器说我们是中国的GE,我说差远了,美国除了GE可以制造电机、医疗装备和各种各样的新装备都可以制造,他们说,只要提得出就有解决方案。很多人说新能源汽车不是新能源,而是新的制造业,需要造出很好的电池,而不是造出能源,不能叫做能源汽车,叫电动汽车就算了,只是装备制造业。

  不仅仅需要目前很快的,几十家大的汽车制造厂,而是希望出一批可以创造母机和研发团队的人,做空调的厂家知道,遇到好的材料就是我们的瓶颈,遇到母机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瓶颈,汽车中的变速箱和模具我们都做不了,我们需要技术上高科技的企业,我们还需要高效的房地产,为什么要有高效的房地产地,目前在高效中做了三块:工业、住宅、交通。

  工业国家是可以做好的,住宅和交通必须要有标准,否则无法做好的,单靠市场竞争是无法将房地产和交通业做成低碳,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工业通过竞争和市场的选择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交通和房地产没有严格的标准是无法做得到的。

  绿色的建筑和低碳的建筑设计,低碳的建筑材料,低碳的社区建设,我特别的强调社区建设,例如北京的旺街没有人工作的,国外有很少这样的社区,如何搞这样的概念,前面讲了低碳交通一样,有低碳的雏形,走得短才可以的,不能说走的长高效,因此必须走得短,尽可能的在短的途径内实现,包括创意文化和金融创新,这些要比单纯的做技术快得多。

  我说创意文化,经常将品牌作为奢侈品,我不要奢侈品,例如女孩子用的LV包大家认为是包很舒适,很高兴,我用香水,很舒服很自在,这就是品位和文化,如果搞了奢侈品就麻烦了,如果做了高端奢侈品的话并不是腐败,而是一种文化,看动画片花10元,看大片花100元,都是文化产品。

  因此品牌是文化,到一定的富裕程度后就会这么想,金融创新就差得更多了。

  哥本哈根我们做了很大的承诺,企业发展有大的方向,这一点是无疑的,消耗了如此多的能源,有很到的压力,不搞低碳技术是没有办法的,企业搞低碳技术是好的发展方向,至于那一天做得更好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央的决心很大,今年2月23日上班后,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是学习气侯变化和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提出了一堆的问题,中央做了严格的部署,每个部委都在努力,现在来看,大家似乎未找到比较好的抓手,例如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节能减排是长期的任务,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这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做得到的,大家必须有好的办法。

  地方都在部署,去年炒的是清洁能源基地,今年炒的是低碳发展,有数十个城市在打造低碳城市和低碳品牌,央企都在努力,我们不仅仅需要概念,还需要工业设计,现在还处在概念的阶段,设计雏形还没有,必须要将路线图做出来,之后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去做。

  当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政策,如果谁有好的政策和高招,全世界都没有成熟的道路,如果有的话,可以告诉我们。

  现在来看,出路在什么地方,现在几个榜样可以学习的,我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大类,一硬煤,搞文化概念,搞思想,拿出一个概念就可以统治全球,例如金融、低碳。二、南美、南欧的日子过的很不错,不会饿死的,这次全球都召集,但是南美的西班牙就不着急,几千年都是这样过的。

  三、还有一些国家每天都是召集的,日本、中国等国家,每天都是生产的,如果没有生活就无法生活的。

  很多人说中国要改变,但是很难改变的,例如制造业的转移,昨天说因为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环境的改变,我们要转型,往那里转型,南欧一定不要,南美不要,非洲也不要,印度也没有那么积极,转来转去马来西亚、越南,两个加起来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省,面临这样的性是指后,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现在没有好的办法,必须要想一想如何去改变。

  天然气发电,这是低碳的技术,但是我们从来不提,例如我们不如美国,不如欧洲和日本,印度有31%是天然气发电,越南有37%,泰国有31%,如果用天然气发电的话,我们的日子好过很多,现在太阳能发电很贵,德国人每年安装300万千瓦,西班牙每年装200多万千瓦,我们每年只有十几万千瓦,我们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学习的,但是不知道学的是什么内容,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低碳是刚刚开始的,只是处在概念阶段,需要政府层面认真的讨论,需要企业层面认真的思考,需要全民的参与,我们用3—5年的时间才可以理出头绪,例如去年炒的沸沸扬扬的国务院要出低碳指导意见,本来是写出来的,后来未公布,出台该政策后是否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哪些方面做,从低碳做还是从经济来做,我的观点是从经济做,因为经济是主体,低碳是修饰词,将经济搞清楚了,路才可以走得更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彭晓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